一种取袋整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339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袋整袋机构,主要解决了现有设备由于袋子尺寸大小不一致导致设备调整复杂,功能不完整的问题。该取袋整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下的丝杠,丝杠上设置有两套移动装置,旋转丝杠时两套移动装置进行相向运动;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气缸和右气缸。该取袋整袋机构解决了在全自动为基础上的全自动上袋过程中由于袋子尺寸大小不一致导致调节设备的问题,其为一体式调整的取袋整袋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容易维护,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袋整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袋整袋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粒物料自动上袋的取袋整袋机构。
技术介绍
在粉粒物料的自动上袋中,为了适应各种规格的包装袋的整袋要求,在更换包装袋规格时,要求设备方便、精确调整。但现有应用在以全自动为基础上的上袋过程中的现有设备,经常由于袋子尺寸大小不一致导致设备调整复杂,功能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取袋整袋机构,主要解决了现有设备由于袋子尺寸大小不一致导致设备调整复杂 ,功能不完整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该取袋整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下的丝杠,丝杠上设置有两套移动装置,旋转丝杠时两套移动装置进行相向运动;设丝杠中心轴中点以左为左侧,丝杠中心轴中点以右为右侧,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矩形管和右矩形管,左矩形管和长矩形管固定连接,长矩形管左端与摇臂一端固定连接,摇臂另一端与无杆气缸一端连接,无杆气缸另一端与第二长气缸一端铰接,无杆气缸靠近第二长气缸一侧通过气缸滑块与吸杆一端连接, 吸杆另一端设置有吸头;长矩形管右端与档杆固定连接;右矩形管通过第一矩形管与气缸固定架连接,气缸固定架上设置有长气缸,长气缸远离矩形管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左气缸左端和右气缸右端均通过方管与整袋杆连接;整袋杆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上述左移动装置包括与丝杠螺纹连接的左螺母块,旋转丝杠时,左螺母块沿丝杠中心轴方向移动;所述左螺母块上固定设置有左带动块,左带动块上设置有防止左带动块转动的防转动装置;左矩形管与左带动块固定连接;右移动装置包括与丝杠螺纹连接的右螺母块,旋转丝杠时,右螺母块沿丝杠中心轴方向移动;所述右螺母块上固定设置有右带动块,右带动块上设置有防止右带动块转动的防转动装置;右矩形管与右带动块固定连接。上述防转动装置为轴心平行于丝杠中心轴的管道,左带动块和右带动块均同时套接在防转动装置和丝杠上。上述长矩形管为两个且平行设置,左矩形管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行设置的长矩形管固定连接,摇臂为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摇臂分别与两个长矩形管固定连接。上述长矩形管与左矩形管之间、摇臂与长矩形管之间均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右矩形管与第一矩形管之间焊接;左带动块卡接在左螺母块上,右带动块卡接在右螺母块上。上述防转动装置包括两个平行于丝杠中心轴的管道,两个管道以丝杠为中心轴对称设置。上述整袋杆顶部设置有倾斜的突出挡片,一组整袋杆上突出挡片的夹角或突出挡片延长线的夹角小于180°。上述丝杠左端固定设置有摇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取袋整袋机构解决了在全自动为基础上的全自动上袋过程中由于袋子尺寸大小不一致导致调节设备的问题,其为一体式调整的取袋整袋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容易维护,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附图明细如下2_丝杠;3_摇把;4-长矩形管;51_左螺母块,52-右螺母块; 61-左带动块;62_右带动块;71_左气缸;72_右气缸;8_销轴;91_左矩形管;92_右矩形管;10-气缸固定架;11_转轴;12_长气缸;13_挡杆;14_推杆;15_方管;16_第一矩形管; 17-摇臂;18_整袋杆;19_无杆气缸;20_第二长气缸;21_吸杆;22_吸头;23_防转动装置; 24-气缸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该取袋整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下的丝杠2,丝杠2上设置有两套移动装置, 旋转丝杠2时两套移动装置进行相向运动,左侧移动装置向左移动时,右侧移动装置向右移动,左侧移动装置向右移动时,右侧移动装置向左移动;设丝杠2中心轴中点以左为左侧,丝杠2中心轴中点以又为右侧,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气缸71和右气缸72,左气缸71左端和右气缸72右端均通过方管15与整袋杆18连接;整袋杆18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矩形管91和右矩形管92, 左矩形管91和长矩形管4固定连接,长矩形管4左端与摇臂17 —端固定连接,长矩形管4 右端与挡杆13固定连接;右矩形管92通过第一矩形管16与气缸固定架连10接,气缸固定架10上设置有长气缸12,长气缸12右端固定设置有推杆14 ;摇臂17另一端与无杆气缸19 一端连接,无杆气缸19另一端与第二长气缸20 —端铰接,第二长气缸20另一端与一位置固定点铰接,无杆气缸19靠近第二长气缸20 —侧通过气缸滑块24与吸杆21 —端连接,气缸滑块24可以在无杆气缸19上运动,吸杆2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吸附包装袋的吸头22,运动过程中,吸头22与挡杆13之间相对距离保持不变。左移动装置包括与丝杠2螺纹连接的左螺母块51,旋转丝杠时,左螺母块51沿丝杠2中心轴方向移动;左螺母块51上固定设置有左带动块61,左带动块61上设置有防止左带动块61转动的防转动装置;左矩形管91与左带动块61固定连接;右移动装置包括与丝杠2螺纹连接的右螺母块52,旋转丝杠2时,右螺母块52沿丝杠中心轴方向移动;右螺母块52上固定设置有右带动块62,右带动块52上设置有防止右带动块52转动的防转动装置23 ;右带动块62的下面还设置装夹有右矩形管92,右矩形管92和第一矩形管16焊接, 第一矩形管16通过销轴8和气缸固定架10连接,右带动块62也会带动着第一矩形管16使气缸固定架10来回移动,连接在气缸固定架10上的长气缸12也会跟着来回移动,连接在长气缸12前端的推杆14也跟着来回移动。防转动装置23可以选择为轴心平行于丝杠2中心轴的管道,以确保左右侧移动装置沿丝杠移动时不会发生旋转,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均同时套接在防转动装置和丝杠2上;防转动装置23设置为管道时,一般采用两个平行设置于丝杠2中心轴的管道,两个管道以丝杠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长矩形管4以两个且平行设置为佳,左矩形管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行设置的长矩形管固定连接,摇臂为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摇臂分别与两个长矩形管固定连接。长矩形管与左矩形管之间、摇臂与长矩形管之间一般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右矩形管与第一矩形管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丝杠2左端可设置摇把,便于旋转;一组整袋管18上突出挡片的夹角或突出挡片延长线的夹角小于180°,此处所述的一组整袋管是指对称设置的,且两个整袋管轴心连线平行于丝杠中心轴的两个整袋管。工作时当遇到袋子大小不一样的时候,该取袋整袋机构只需要转动摇把3就可以实现对于袋子大小调节的目的,当摇把3转动时,会带动丝杠2的转动,丝杠2上设置有左螺母块51和右螺母块52,左、右螺母块52上分别设置有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分别与左螺母块51和右螺母块52相卡接,其中丝杠2与左螺母块51连接的地方为正旋螺纹,与右螺母块52连接的地方为反旋螺纹,丝杠2转动的时候所带动的左螺母块51和右螺母块52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或同时往外,或同时往里,由于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分别和左螺母块51和右螺母块52相卡接的,运动时会同时带动着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进行向里或向外传动,固定在左带动块61和右带动块62 上面的气缸也就会跟着向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袋整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下的丝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套移动装置,旋转丝杠时两套移动装置进行相向运动;设丝杠中心轴中点以左为左侧,丝杠中心轴中点以右为右侧,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气缸和右气缸,左侧移动装置和右侧移动装置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矩形管和右矩形管,左矩形管和长矩形管固定连接,长矩形管左端与摇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无杆气缸一端连接,无杆气缸另一端与第二长气缸一端铰接,无杆气缸靠近第二长气缸一侧通过气缸滑块与吸杆一端连接,吸杆另一端设置有吸头;所述长矩形管右端与挡杆固定连接;右矩形管通过第一矩形管与气缸固定架连接,气缸固定架上设置有长气缸,长气缸远离矩形管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左气缸左端和右气缸右端均通过方管与整袋杆连接;整袋杆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林丁杰许淳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磁林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