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加工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1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刀头安装容易,同时保证刀头的高安装刚性。将刀头安装部15上形成的相向的第一、第二刀头约束面16、17,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将刀头本体21的上下表面23、24形成与第一、第二刀头约束面16、17对应的凹V状。通过拧紧紧固螺栓19使第一刀头约束面16向靠近第二刀头约束面17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将刀头20按压固定在杆11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工件的内径加工,例如镗孔、挑槽、切削螺纹等的内径加工用工具
技术介绍
过去,我们了解的这种内径加工用工具有如特开平11-277309号公报所述的形式。这种内径加工用工具,是将具有带刃棱的小直径棒状部的多刃刀头(以下称刀头)的平板状根部,用穿过该平板状根部的固定用螺栓固定在长条状的刀夹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刀孔内,同时,平板状根部的侧面由刀孔的刀头支承面上竖起的2壁面定位。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进行刀头拆装时必须将穿过刀头的平板状根部的固定用螺栓取出,使刀头的拆装很麻烦。并且,刀头的平板状根部的侧面是由刀头支承面上竖起的2壁面定位,所以,如果刀孔的形状与刀头的平板状根部的形状即使有一点点的不同,刀头的安装刚性就会降低,由于切削加工时的受力、特别是来自与平板状根部平行且与刀夹纵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受力,容易使刀头产生振动,导致刀尖位置精度下降。另外,作为提高刀头的安装刚性的改进,也有如特开2000-71113号公报所述那样,将平板状根部的侧面用定位螺栓压住的方案。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如果不将固定用螺栓完全取出,就不能对刀头进行拆装,并且,因为用了定位螺栓,所以,增加了零件的数量,恶化了其操作性。又,为了使刀头的拆装容易,也有如特开2000-246515号公报所述那样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但是,由于是用紧固螺钉的头部压住刀头的上表面上形成的斜面,使刀头向刀夹方向固定,所以,刀头与紧固螺栓的接触是点或线接触,存在刀头的安装刚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头拆装容易、且刀头的安装刚性高的切削工具。为了达到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径加工用工具,是在杆的前端部形成一对相向的刀头约束面,利用紧固装置按压上述杆的前端部,这样,使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向相互接近的方向靠近,按压固定住与该一对刀头约束面相接的多刃刀头的上下表面,同时,使上述多刃刀头的带刀刃的大致棒状的突出部,突出杆的前端侧。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分别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或凹V状,同时,上述多刃刀头的上下表面形成能与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分别接触的凹V状或凸V状。通过这样构成,因为使形成凸V状或凹V状的刀头约束面和形成与之对应的形状的刀头的上下表面啮合,而将刀头按压固定在杆上,所以,可保证刀头的高安装刚性。另外,因为刀头约束面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或凹V状,所以,切削加工时,对于来自与纵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受力,特别可以发挥其强固的刚性。并且,只要稍微放松紧固装置的紧固,减小刀头约束面对刀头上下表面的按压力,就可以容易地进行刀头的拆装。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形成凸V状或凹V状的刀头约束面和形成与之对应的形状的刀头的上下表面啮合,使刀头被按压固定在杆上,所以,可保证刀头的高安装刚性,并可很好地保持刀刃前端的位置精度。并且,因为刀头约束面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或凹V状,所以,切削加工时,对于来自与纵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受力,特别可以发挥其强固的刚性。而且,只要稍微放松紧固装置的紧固,减小刀头约束面对刀头的上下表面的按压力,就可以容易地进行刀头的拆装,可提高操作效率。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的前端视图。图4是装在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的刀头的俯视图。图5是装在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的刀头的侧视图。图6是装在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的刀头的前端视图。图7是采用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进行镗孔加工的状态说明图。图8(a)~(c)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装有刀头的状态的变形例的前端视图。图9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所装刀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所装刀头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1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所装刀头的变形例的前端视图。图12(a)~(c)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上所装刀头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变形例的前端视图。图13是将本专利技术用于挑槽加工用的内径加工用工具时的说明图。图14是将本专利技术用于切削螺纹加工用的内径加工用工具时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40、50内径加工用工具;11杆;11A前端部;12切口;13第一刀头约束部;14第二刀头约束部;15刀头安装部;16第一刀头约束面;17第二刀头约束面;19紧固螺栓;20、30刀头;21刀头本体;22突出部;23上表面;24下表面。专利技术的本实施形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形式。图1是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的俯视图,图2是同一内径加工用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同一内径加工用工具的前端视图;另外,图4是装在同一内径加工用工具上的刀头的俯视图,图5是同一刀头的侧视图,图6是同一刀头的前端视图。本实施形式的内径加工用工具10,如图1至图3所示那样,具有大致为四角柱状的杆11,其前端部11A是从杆11的根端侧部分经过倾斜面11B向厚度方向(图2及图3中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侧外伸而形成厚壁。而且,从杆11的前端面11E向根端侧,与杆11的上下表面平行地切入切口12至接近倾斜面11B的位置,使杆11的前端部11A成为沿上下一分为二的状态。在该一分为二的杆11的前端部11A上,将位于切口12的上方侧的前端部11A作为第一刀头约束部13,而将位于下方侧的前端部11A作为第二刀头约束部14。由于切口12切入至接近倾斜面11B的位置,所以,根端侧的安装根部部位变成薄壁,将成为该薄壁的部位作为支点,使第一刀头约束部13可以向接近第二刀头约束部14侧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另外,在杆11的前端部11A上,形成用于安装后叙刀头20的刀头安装部15。该刀头安装部15,是在杆11的前端面11E以及一侧面11C上开口的,并与切口12连通地沿杆的纵向凹切杆11的前端部11A切除的而形成的。该刀头安装部15的沿杆纵向的长度比切口12短。该刀头安装部15,由朝向杆11的一侧面11C同侧的壁面15A、安装刀头20时与刀头本体21的根端面21B相接进行定位的朝向杆前端侧的底面15B、以及在上下方向(厚度方向)上相向的第一、第二刀头约束面16、17构成。并且,因为切口12在朝向杆11的一侧面11C同侧的壁面15A上开口,所以,可在位于切口12的上方侧的第一刀头约束部13上形成第一刀头约束面16,同时,在位于切口12的下方侧的第二刀头约束部14上形成第二刀头约束面17。在此,在第一刀头约束部13上形成的第一刀头约束面16,是由2平面的壁面16A、16A构成。这些壁面16A、16A之间的交叉棱线沿杆纵向延伸,且第一刀头约束面16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即,从垂直于杆纵向的断面看,第一刀头约束面16的断面形状是向该第一刀头约束面16的宽度方向上大致中间侧逐渐向下方突出的凸V字形。并且,在第一刀头约束面16的壁面16A、16A之间的交叉棱线部位加工倒角16B。另外,在第二刀头约束部14上形成的第二刀头约束面17,也是由2壁面17A、17A构成,并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字形,同时,在壁面17A、17A相互的交叉棱线部位加工倒角17B,形成与第一刀头约束面16同样的形状。又,在刀头安装部15的底面15B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径加工用工具,是在杆的前端部形成一对相向的刀头约束面,通过紧固装置按压上述杆的前端部,使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向相互接近的方向靠近,按压固定住与该一对刀头约束面相接的多刃刀头的上下表面,并且,上述多刃刀头的带刀刃的大致棒状的突出部在杆的前端侧突出,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分别形成沿杆纵向的凸V状或凹V状,并且,上述多刃刀头的上下表面形成能与上述一对刀头约束面分别接触的凹V状或凸V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村博坂本知良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