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瓦楞纸板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机,解决现有柔性版印刷机的匀墨和刮墨效果不佳、且成本过高的问题。该柔性版印刷机,包括内部分别设有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并连接有齿轮减速电机的印刷机主体,所述印刷机主体内部还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匀墨胶辊的一端和印刷网纹辊的一端均活动安装于该传动装置上,并且所述齿轮减速电机的转轴与匀墨胶辊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不仅延长了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提高了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的墨转移精准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瓦楞纸板印刷图案的印刷品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瓦楞纸板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瓦楞纸板的印刷工艺一般需要经过柔性版印刷机的印刷功能来完成,一个好的瓦楞纸板印刷品既需要涂墨时清晰髙质量的网点,更需要墨量均匀,目前一般对印刷油墨的传统处理方法是在低档的印刷品上采用匀墨胶辊与印刷网纹辊挤压匀墨技术,而在髙档的印刷品上采用刮墨技术。然而,一方面,现有的柔性版印刷机在制作低档的瓦楞纸板印刷品时,由于墨的粘 稠度,经常会减小匀墨胶辊与印刷网纹辊挤压摩擦的传动力矩,使得匀墨胶辊无法旋转或做低速耸动,从而导致印刷中的印刷网纹辊油墨转移网点时容易出现干堵的现象,最终产生不合格的废品,特别是在高速印刷作业中,其废品率往往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制作高档瓦楞纸板印刷品时,为了达到髙档印刷所需要的效果,多数印刷工厂一般需要在柔性版印刷机上另外安装专门用于刮墨的刮刀装置,但是目前国内的刮刀装置绝大部份都是从国外进口回来的,其成本相当高,相对地,对于消费者来说,其购买瓦楞纸板印刷品时也得需要支付相当高的价格。不完善的匀墨和刮墨技术,以及过高的成本严重地阻碍了瓦楞纸板印刷行业的发展,因此,研制一种既能完善匀墨和刮墨技术的不足,又能降低成本的柔性版印刷机,便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瓦楞纸板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机,主要解决现有柔性版印刷机的匀墨和刮墨效果不佳、且成本过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瓦楞纸板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机,包括设有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且连接有齿轮减速电机的印刷机主体,所述印刷机主体中还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匀墨胶辊的一端和印刷网纹辊的一端均与该传动装置活动连接,并且所述齿轮减速电机的转轴与匀墨胶辊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匀墨胶辊的外部设有聚亚胺脂橡胶层或氯丁橡胶层。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网纹辊为镀铬网纹辊或陶瓷网纹辊。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减速电机的转轴上还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 具体地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活动连接有副传动机构的主传动机构,该主传动机构与匀墨胶辊的一端活动连接,而副传动机构则与印刷网纹辊的一端活动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与匀墨胶辊一端连接并对其进行定位的第一轴承,一端通过第一滑块联轴器与该匀墨胶辊转动连接的匀墨胶辊传动轴,以及与该匀墨胶辊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且还连接有匀墨胶辊传动齿轮的第二超越离合器,该匀墨胶辊传动齿轮与副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副传动机构包括与印刷网纹辊一端连接并对其进行定位的第二轴承,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联轴器与该印刷网纹辊转动连接的印刷网纹辊传动轴,以及与该印刷网纹辊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且还连接有印刷网纹辊传动齿轮的第三超越离合器,该印刷网纹辊传动齿轮与匀墨胶辊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构思严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可靠性强,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延长了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的墨点转移的精准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瓦楞纸板印刷图案的印刷品质。(2)本技术中的匀墨胶辊既能起到匀墨的作用,也能起到刮墨的作用,利用三个超越离合器相互之间的动力传递作用,避免了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相互之间的传递不·会受到油墨粘度的影响,匀墨胶辊完全可以同步印刷网纹辊的运行线速度,并对其低摩擦力的低速差线速度进行同步追踪,通过匀墨胶辊不断地刮动印刷网纹辊,便可使附着在匀墨月父棍上的墨量均勾分布,从而实现闻质量印刷品的印刷。(3)本技术中的匀墨胶辊外部设有聚亚胺脂橡胶层或氯丁橡胶层,利用聚亚胺脂橡胶层或氯丁橡胶层具有的耐磨耗、耐化学腐蚀、抗张强度、高弹性、耐高压荷重、耐磨耗强度高、吸震性强、耐撕裂,耐辐射、高强度、高承载以及减震缓冲的优点,可对匀墨胶辊进行全面的保护并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4)本技术中的印刷网纹辊采用镀铬网纹辊或陶瓷网纹辊,可进一步提高印刷网纹辊的耐磨性,大大减小了在印刷过程中受到磨损的概率。(5)本技术在结构上可支持超大直径的匀墨胶辊和印刷网纹辊,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整体机械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6)本技术性价比高、针对性强,且便于生产,相比现有的柔性版印刷机需要配合从国外进口的刮刀装置来进行使用的情况,本技术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做到了有效的降低,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I-印刷机主体,2_勻墨I父棍,3-印刷网纹棍,4_勻墨I父棍操作侧偏心齿轮座、5_第一轴承,6-第一滑块联轴器,7-印刷部操作侧墙板,8-压块,9-第二轴承,10-第一超越离合器,11-匀墨胶辊传动齿轮,12-匀墨胶辊传动轴,13-印刷网纹辊传动齿轮,14-第二超越离合器,15-印刷网纹辊传动轴,16-第二滑块联轴器,17-印刷网纹辊操作侧轴承座,18-摇架提升板,19-电机安装支架,20-齿轮减速电机,21-第三超越离合器,22-第一骨架油封,23-第二骨架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由分别设有匀墨胶辊2、印刷网纹辊3和传动装置的印刷机主体1,以及与该印刷机主体I连接的齿轮减速电机20,其中,匀墨胶辊2的一端和印刷网纹辊3的一端均与传动装置活动连接,印刷网纹辊3主要用于传递油墨,而匀墨胶辊2则用于对印刷网纹辊传递的油墨量进行匀墨和刮墨,齿轮减速电机20安装在电机安装支架19上,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源,其转轴上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10,并且该转轴与匀墨胶辊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印刷部操作侧墙板7上,其包含了主传动机构和副传动机构,并且二者活动连接,其中,主传动机构与匀墨胶辊2的一端活动连接,而所述副传动机构则与印刷网纹辊3的一端活动连接。具体地说,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与匀墨胶辊2 —端连接并对其进行定位的第一轴承5,一端通过第一滑块联轴器6与该匀墨胶辊2转动连接的匀墨胶辊传动轴12,以及与该匀墨胶辊传动轴12另一端连接、且还连接有匀墨胶辊传动齿轮11的第二超越离合器14。第一轴承5固定安装在匀墨胶辊操作侧偏心齿轮座4中,而匀墨胶辊操作侧偏心齿轮座4则穿过摇架提升板18与印刷部操作侧墙板7转动连接、并由压块8顶住,压块8则通过螺钉与印刷部操作侧墙板7固定连接,并且在匀墨胶辊操作侧偏心齿轮座4中还设有用于封住润滑油的第一骨架油封22。而所述副传动机构则包括与印刷网纹辊3 —端连接并对其进行定位的第二轴承9,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联轴器16与该印刷网纹辊3转动连接的印刷网纹辊传动轴15,以及与该印刷网纹辊传动轴15另一端连接、且还连接有印刷网纹辊传动齿轮13的第三超越离合器21,该印刷网纹辊传动齿轮13与匀墨胶辊传动齿轮11啮合连接。第二轴承9固定安装在印刷网纹辊操作侧轴承座17中,且该印刷网纹辊操作侧轴承座17也穿过摇架提升板18与印刷部操作侧墙板7转动连接,同样地,在印刷网纹辊操作侧轴承座17中也设有用于封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瓦楞纸板印刷用的柔性版印刷机,包括设有匀墨胶辊(2)和印刷网纹辊(3)、且连接有齿轮减速电机(20)的印刷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主体(1)中还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匀墨胶辊(2)的一端和印刷网纹辊(3)的一端均与该传动装置活动连接,并且所述齿轮减速电机(20)的转轴与匀墨胶辊(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西,
申请(专利权)人:何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