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包括支架、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导正装置,其中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和下料导正装置分别与支架连接。相对于传统采用人工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有助于实现全程自动化,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统一产品规格,减少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元件的自动沾锡机机构,特别涉及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机构。
技术介绍
中周又称可调电感、射频电感,主要用于收音机、⑶机、倒车雷达、电视及通讯设备等,其结构包括线圈骨架、螺丝、磁环、铜壳,在对中周进行组装沾锡中的第二道工序就是将螺丝装入线圈骨架中,也就是下螺丝工序。传统的中周元件通常采用流水线工人分步装配的作业模式,所述流水线为若干手工装配组成。采用上述方法配置具有如下缺点占地面积大,所需操作人员多,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导正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和下料导正装置分别与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振动盘、进料管、导向柱、进料固定板,所述进料管一端与振动盘连接,进料管另一端与导向柱连接,所述导向柱固定在进料固定板上,所述进料固定板与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横向导轨、水平气缸、推料固定板,所述横向导轨与支架连接,所述水平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块固定在横向导轨上,所述推料固定板左右两端与横向导轨连接,推料固定板前端与水平气缸活塞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竖直导轨、竖直气缸、下料固定板、下螺丝轴,所述竖直导轨与支架连接,所述竖直气缸与支架连接,所述下料固定板左右两端与竖直导轨连接,下料固定板上端与竖直气缸活塞连接,所述下螺丝轴上端与下料固定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导正装置包括气缸三、导正固定板、螺丝导正块、螺丝固定块、下螺丝轴导正块,所述气缸三与支架连接,所述导正固定板与气缸三活塞连接,所述螺丝导正块、螺丝固定块和下螺丝轴导正块分别与导正固定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固定板、推料固定板、螺丝导正块、下螺丝轴导正块上均布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下螺丝轴的位置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固定板、推料固定板通过滑块分别与竖直导轨、横向导轨连接。相对于传统采用人工进行安装,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送螺丝机构,有助于实现全程自动化,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统一产品规格,减少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未安装所述振动盘和进料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未安装所述振动盘和进料道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未安装所述振动盘和进料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推料固定板33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螺丝导正块53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数字标示分别为I-支架2-进料装置21-振动盘22-进料管23-导向柱24-进料固定板3-推料装置31-横向导轨32-水平气缸33-推料固定34-气缸固定块35-水平气缸活塞4-下料装置41-竖直导轨42-竖直气缸43-下料固定板44-下螺丝轴45-竖直气缸活塞 46-滑块5-下料导正装置51-气缸三 52-导正固定板53-螺丝导正块54-螺丝固定板55-下螺丝轴导正块56-气缸三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5本技术的实施例所示,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进料装置2、推料装置3、下料装置4、下料导正装置5,所述进料装置2、推料装置3、下料装置4和下料导正装置5分别与支架I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振动盘21、进料管22、导向柱23、进料固定板24,所述进料管22 —端与振动盘21连接,进料管22另一端与导向柱23连接,所述导向柱23固定在进料固定板24上,所述进料固定板24与支架I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料装置3包括横向导轨31、水平气缸32、推料固定板33,所述横向导轨31与支架I连接,所述水平气缸32通过气缸固定块34固定在横向导轨31上,所述推料固定板33左右两端与横向导轨31连接,推料固定板33前端与水平气缸活塞35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竖直导轨41、竖直气缸42、下料固定板43、下螺丝轴44,所述竖直导轨41与支架I连接,所述竖直气缸42与支架I连接,所述下料固定板43左右两端与竖直导轨41连接,下料固定板43上端与竖直气缸活塞45连接,所述下螺丝轴44上端与下料固定板43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导正装置5包括气缸三51、导正固定板52、螺丝导正块53、螺丝固定块54、下螺丝轴导正块55,所述气缸三51与支架I连接,所述导正固定板52与气缸三活塞56连接,所述螺丝导正块53、螺丝固定块54和下螺丝轴导正块55分别与导正固定板52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固定板24、推料固定板33、螺丝导正块53、下螺丝轴导正块55上均布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下螺丝轴44的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固定板43、推料固定板33通过滑块46分别与竖直导轨41、横向导轨31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支架I、进料装置2、推料装置3、下料装置4和下料导正装置5如图I所示安装,设备启动,螺丝从振动盘21通过进料管22至导向柱23,导向柱23将螺丝传送至进料固定板24上的通孔内,螺丝下一步进入推料固定板33上的通孔内。水平气缸32运行,推动推料固定板33前移至螺丝导正块53上方,螺丝通过螺丝导正块53的导正作用进入螺丝固定块54,螺丝被固定住不会继续下掉。竖直气缸42运行推动下料固定板43下移,下料固定板43带动下螺丝轴44下移,下螺丝轴44推动螺丝固定块54里的螺丝下移,达到了下螺丝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导正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和下料导正装置分别与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振动盘、进料管、导向柱、进料固定板,所述进料管一端与振动盘连接,进料管另一端与导向柱连接,所述导向柱固定在进料固定板上,所述进料固定板与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横向导轨、水平气缸、推料固定板,所述横向导轨与支架连接,所述水平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块固定在横向导轨上,所述推料固定板左右两端与横向导轨连接,推料固定板前端与水平气缸活塞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竖直导轨、竖直气缸、下料固定板、下螺丝轴,所述竖直导轨与支架连接,所述竖直气缸与支架连接,所述下料固定板左右两端与竖直导轨连接,下料固定板上端与竖直气缸活塞连接,所述下螺丝轴上端与下料固定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导正装置包括气缸三、导正固定板、螺丝导正块、螺丝固定块、下螺丝轴导正块,所述气缸三与支架连接,所述导正固定板与气缸三活塞连接,所述螺丝导正块、螺丝固定块和下螺丝轴导正块分别与导正固定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固定板、推料固定板、螺丝导正块、下螺丝轴导正块上均布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下螺丝轴的位置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周元件自动沾锡机的下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下料导正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推料装置、下料装置和下料导正装置分别与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