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66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40
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刀杆和壳体,所述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和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滑套,所述刀杆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因此不需要较多的气动工具作准备,即可随时随地地方便进行汽车模具圆孔倒角,使得倒角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技术介绍
汽车模具的边角及圆孔都需要倒角,较小的圆孔倒角通常采用钻床或者用气动砂轮工具,因汽车模具本身体积较大,导致搬运不方便,加长了模具的制作周期,而且钻床设备成本较高,气动砂轮需要气源作驱动、倒角效率又低下,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刀杆和壳体,所述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和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滑套,所述刀杆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本技术中,所述滑套的一端连接有钢珠。所述刀头与刀杆为螺纹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因此不需要较多的气动工具作准备,即可随时随地地方便进行汽车模具圆孔倒角,使得倒角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I为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的结构示意图,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I、刀杆2和壳体4,所述刀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I和壳体4,所述壳体4内侧设有滑套6,所述刀杆2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6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3。本技术中,所述滑套6的一端连接有钢珠5。所述刀头I与刀杆2为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壳体可以用金属锻造或冲压成型,也可以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使用时,手握壳体的手柄,把与刀杆相连的刀头放入工件的孔内加力前推,由于刀头受阻,不作前进,因固定在壳体上的滑套与刀杆是动配合,在刀杆上的螺旋槽体和滑套上的钢珠的配合作用下,产生复合运动,壳体向前推进,并压缩弹簧,刀杆做旋转运动。刀头在离开工件时通过压缩的弹簧的弹力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刀杆和壳体,所述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滑套,所述刀杆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一端连接有钢珠。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与刀杆为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刀杆和壳体,所述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和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滑套,所述刀杆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本技术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因此不需要较多的气动工具作准备,即可随时随地地方便进行汽车模具圆孔倒角,使得倒角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大大降低。文档编号B23D79/00GK202741847SQ20122030261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仇圣林 申请人: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刀头、刀杆和壳体,所述刀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着所述刀头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有滑套,所述刀杆带有螺旋槽体,所述螺旋槽体与所述滑套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的末端连接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圣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