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形消解管塞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97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漏斗形消解管塞体,其具有:能延伸至所述消解管内部的塞本体,设置在所述塞本体上部的连接部;所述漏斗形消解管塞体的内壁为锥状的漏斗形,底部形成排液孔;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形成与所述消解管管口相配合的柱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消解仪在消解过程中的全自动控制,无需取下塞体就可能自动向消解管内加入试剂,并且减少了在高温消解过程中消解管内的试剂挥发量,有效地增加了试剂的冷凝回流量,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消解管塞体,尤其是一种便于向消解管内添加液体、且能提高消解管内液体冷凝回流量的漏斗形消解管体。
技术介绍
消解又叫湿法消化,是用酸液或碱液并在加热条件下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的方法。消解管配备于石墨消解仪,用于盛放待消解样品及酸(碱)溶液的器皿,材质一般为聚四氟乙烯(PTFE)。目前公知的石墨消解仪配备的消解管均为敞口式设计,在高温消解过程中对试剂的挥发不能控制,而消解用试剂多为浓酸、浓碱溶液,从而在高温消解过程,浓酸、浓碱性溶 液从消解管内散发到实验空间中,这样不仅会污染空气,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防护成本,同时也造成了试剂的浪费。因此,人们考虑到将消解管用盖盖合,以减少消解液的挥发量,并防止浓酸、浓碱性试剂挥发后对空气的污染。但这样只能采用手动加液,无法实现全自动作业。另外,手动加液时必须取下盖子,增加了操作者的不安全性。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根据多车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技术的漏斗形消解管盖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消解管塞体,尤其是一种漏斗形消解管体,其能够有效地减少消解液的挥发量,减少对环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斗形消解管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消解管塞体具有:能延伸至所述消解管内部的塞本体,设置在所述塞本体上部的连接部;所述漏斗形消解管塞体的内壁为锥状的漏斗形,底部形成排液孔;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形成与所述消解管管口相配合的柱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新聂明达王洪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