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177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和分离器;离心风机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分离器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所述分离箱内设有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离心风机磨损、提高离心风机通用性、提高运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业设备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选煤厂原煤破碎、筛分及运输转载系统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采用除尘装置消除粉尘对于环境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除尘装置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与待除尘的空间相连,通过抽吸空气,将待除尘空间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吸入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内部设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将水柱直接喷射在离心风机叶片上,利用叶片的旋转在离心风机内生成水雾,由水雾对经过离心风机内的空气进行除尘。采用这种方式的离心风机叶片需要专门设计,且离心风机叶片受汽蚀作用影响,工作寿命较短。由于直接在离心风机内部产生水雾,离心 风机内部积水、积煤的情况严重,加重了离心风机叶片与机壳的磨损。离心风机内部产生的水雾易沿离心风机轴渗出,容易造成离心风机电路烧毁事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离心风机磨损严重,离心风机通用性差,难以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可降低离心风机磨损、提高离心风机通用性、提高运行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 ;分离器,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所述分离箱内设有喷雾装置。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分离箱采用卧式设置的圆筒形的分离箱。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设于圆筒形的分离箱顶部的弧形壁面上。 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离心风机的切向进风口。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横截面沿着朝向分离箱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分离箱下部位置设有排水口。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排风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气罩。所述的除尘装置,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设有开关。本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通过设置与离心风机排风口相连的分离器,使除尘过程在分离器的分离箱中进行,因此除尘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粉尘的水不会进入离心风机中,从而避免了离心风机内部的积水、积尘的情况,降低了离心风机的磨损,保证了除尘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离心风机不需要具备水雾生成功能,因此可采用通用型离心风机,增加了离心风机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 :离心风机;102 :第一进风口 ;103 :第一排风口 ;104:分离箱;105:第二进风口;106:第二排风口;107:喷雾装置;108:排水口;109 :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用于选煤厂的空气除尘,该除尘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包括离心风机101和分离器;离心风机101包括第一进风口 102和第一排风口 103 ;分离器包括分离箱104,所述分离箱104上设有第二进风口 105和第二排风口 106,所述第二进风口 105与所述第一排风口 103连通,所述分离箱104内设有喷雾装置107。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选煤厂等待除尘空间进行除尘时,可通过管道将第一进风口 102与待除尘空间连接,离心风机101启动后可将待除尘空间中含有粉尘的空气吸入离心风机101并经过第一排风口 103和第二进风口 105进入分离箱104中,由于分离箱104中设有喷雾装置107,且喷雾装置107连接有进水管,开启喷雾装置107后,喷雾装置107可产生水雾,从而对含有粉尘的空气进行除尘,粉尘被所述喷雾装置107产生的水雾捕集并与空气分离,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空气由第二排风口 106排出,从而实现对选煤厂等待除尘空间中的空气的除尘。由于除尘过程在分离箱104中进行,因此除尘过程中所产生的煤泥水等含有粉尘的水不会进入离心风机101中,从而避免了离心风机101内部的积水、积煤的情况,降低了离心风机101叶片、机壳的磨损,保证了除尘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离心风机101不需要具备水雾生成功能,因此可采用通用型离心风机101,增加了离心风机101的通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分离箱104采用卧式设置的圆筒形的分离箱104。含有粉尘的空气进入卧式设置的圆筒形的分离箱104中后会绕圆筒中心轴做旋转运动,空气中的粉尘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向外运动直至到达圆筒形分离箱104的筒壁,同时,喷雾装置107开启后就在圆筒形分离箱104中产生水雾,与旋转运动空气一起做旋转运动,受离心力作用到达圆筒形分离箱104的筒壁并在筒壁上形成水膜,空气中的没有直接被水雾捕集的粉尘到达圆筒形分离箱104的筒壁后就会被水膜吸附,从而进一步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当然分离箱104还可采用立式设置的圆筒形的分离箱104,还可采用其他形状的分离箱104,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喷雾装置107设于圆筒形的分离箱104顶部的弧形壁面上,可使喷出的水雾的覆盖范围更大,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进风口 105为离心风机的切向进风口,SP第二进风口 105与圆筒形分离箱104的连接处壁面呈大致切线方向设置,使含尘空气能沿圆筒形的分离箱104的大致切线方向进入分离箱104,从而使含尘空气能够更好的在分离箱104中形成旋转运动,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进风口 105的横截面沿着朝向分离箱104的方向逐渐缩小,以此可增加由第二进风口 105进入分离箱104的含尘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含尘空气能够更好的在分离箱104中形成旋转运动,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分离箱104下部位置设有排水口 108,捕获粉尘的水雾以及吸附粉尘后的水膜受重力作用会汇集在分离箱104的下部,吸附粉尘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可由排水口 108排出,从而实现除尘装置的连续工作。其中,在对选煤厂进行除尘的过程中,排水口 108可连接排水管,使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通过排水管排放至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离心风机101上,第一排风口 103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进风口 102的位置。由于第一排风口 103的位置低于第一进风口 102,可使粉尘不易在离心风机101中积存,进一步降低了离心风机101叶片、机壳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进风口 102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气罩,将集气罩设置于待除尘空间内,以更好的收集含粉尘的空气,提高对于待除尘空间的除尘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雾装置107设有开关109,以达到控制喷雾装置107的开启和控制喷水量大小的目的。开关109可以为手动阀门也可为电动开关,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是技术提供的除尘装置,可避免离心风机内部的积水、积尘的情况,降低了离心风机叶片、机壳的磨损,保证了除尘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并增加了离心风机的通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机,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分离器,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连通,所述分离箱内设有喷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宇方庆洲范肖南梁凯朱铎林勇王志强王灏王恩生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