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该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包括气体供给部分、流体供给部分、控制执行部分和微雾输出部分;控制执行部分包括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气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控制执行部分有气体输入端口和气体输出端口之间,液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控制执行部分的液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之间;气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和液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分别与气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入端口连通,气体输出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分别与微雾输出部分的气体入口和液体入口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使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按照预定的方式输出液雾,满足实际需要,其操作过程非常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抑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
技术介绍
在煤炭、矿石、灰渣等物料的装卸或输送作业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灰尘或粉尘性颗粒,进而非常容易形成粉尘性污染。为了避免粉尘性污染,或者降低粉尘性污染的程度,当前常用的抑尘方式是采用抑尘系统产生水雾进行抑尘,这样的抑尘系统也称为微雾抑尘系统。微雾抑尘系统通常包括空气管道、水管道、控制装置和喷头;控制装置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 ;空气管道和水管道分别与控制装置的两个输入端口相连通,控制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与喷头的两个入口相连通;控制装置还包括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气路控制组件连接于控制装置的一个输出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之间,液路控制组件连接于另一输出端口与另一输入端口之间。空气管道提供具有适当压力的空气气流, 气路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通过控制装置输出的空气气流的流量、流速等参数,液路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通过控制装置输出的水流的流量、流速等参数,进而能够将预定比例的空气和水供给到喷头中。在喷头中,空气和水进行混合,通过高频声波或其他适当的方式使水雾化, 形成适当大小的水珠颗粒,再从喷头的喷嘴中喷出。这种利用空气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水雾的微雾抑尘系统又称为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水雾抑尘原理为水雾中的水珠颗粒与粉尘接触,使粉尘湿润,湿润的粉尘颗粒继续吸附其他粉尘颗粒,进而逐渐形成较大的颗粒团,较大颗粒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进而可以减少预定场景下的粉尘量,实现抑尘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抑尘的目的,但由于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满足当前抑尘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过程简单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本技术提供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包括气体供给部分、流体供给部分、控制执行部分和微雾输出部分;所述控制执行部分包括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所述控制执行部分具有气体输入端口、液体输入端口、气体输出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所述气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气体输入端口和气体输出端口之间,所述液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液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之间;所述微雾输出部分具有气体入口和液体入口 ;所述气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和液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气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入端口连通,所述气体输出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微雾输出部分的气体入口和液体入口连通;所述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均为电控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和液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气路控制单元和液路控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气路控制单元和液路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气路控制单元与所述气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电连接,所述液路控制单元与所述液路控制单元的电控端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延时触发单元,所述延时触发单元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分别与所述气路控制单元和液路控制单元相连。可选的,所述控制执行部分还包括对气流或液流进行过滤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箱体、反冲洗管道和位于过滤箱体中的滤芯;所述过滤箱体具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位于过滤箱体的底部的排污口 ;所述反冲洗管道一端与液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或气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过滤箱体的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反冲洗管道中串连有反冲洗常闭电控阀;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反冲洗控制单元,所述反冲洗控制单元与所述反冲洗常闭电控阀的电控端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还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为拾振传感器或频谱分析仪。可选的,所述微雾输出部分包括一个雾化集成箱和多个喷头,所述雾化集成箱中形成雾化腔,所述多个喷头分别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可选的,所述微雾输出部分包括一个雾化集成箱和多个喷头,所述雾化集成箱中形成多个雾化腔,每一个所述雾化腔至少与一个所述喷头相连通。可选的,所述气体供部分包括气泵和储气罐,所述气泵的排气口通过单向阀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形成气体供给部分的气体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且控制执行部分的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均为电控组件,分别具有电控端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和液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电连接。这样,通过控制器就可以向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发送电信号,进而控制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的状态,再通过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控制向微雾输出部分供给的气流和液流,控制和调整气流和液流的比例,实现液雾参数的调整和控制。使用该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通过控制器可以方便地调整和控制液雾参数,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适当的程序,可以使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按照预定的方式输出液雾,满足实际需要,其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延时触发单元,所述延时触发单元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分别与气路控制单元和液路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延时触发单元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液路控制单元的断流信号,延迟预定时间后向气路控制单元发送延迟断流信号,所述气路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延迟断流信号向气路控制组件发送断流信号,气路控制组件再根据该断流信号切断气流供给。这样,在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停止工作过程中,可以使液流先进行断流,气流在预定时间后再断流。进而,在喷头停止喷雾(液体)后,还会在预定5的时间段内向外喷出气流,进而可以避免液雾停止喷出后粉尘进入喷头的喷嘴,减少或避免喷嘴堵塞现象,提高喷头的使用寿命或维护周期,提高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的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执行部分还包括对气流或液流进行过滤的过滤器,过滤器还包括反冲洗管道,所述反冲洗管道一端与液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过滤箱体的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反冲洗管道中串连有反冲洗常闭电控阀;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反冲洗控制单元,所述反冲洗控制单元与所述反冲洗常闭电控阀的电控端子电连接。这样,通过控制器可以按照预定的策略使液体从流体出口通过滤芯向排污口流动,对滤芯中滞留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并使杂质从排污口排出;这样可以提高或保证滤芯的清洁,提高过滤器的可靠性,保证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可以对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测,确定物料输送装置是否运行等等,并产生相应的信号;控制器按照预定的策略及环境监测传感器产生的信号确定是否需要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进行工作。这样,在外部环境不需要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进行工作时,控制器可以使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停止工作,进而可以在保证抑尘目的实现的基础上,降低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的能耗。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包括多个喷头,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喷头布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而可以提高对物料输送场所的抑尘效果,特别是能够满足无组织排放粉尘场所的抑尘需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中,控制器的逻辑框图。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流体微雾抑尘系统,包括气体供给部分、流体供给部分、控制执行部分和微雾输出部分;所述控制执行部分包括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所述控制执行部分具有气体输入端口、液体输入端口、气体输出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所述气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气体输入端口和气体输出端口之间,所述液路控制组件连接在液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之间;所述微雾输出部分具有气体入口和液体入口;所述气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和液体供给部分的输出口分别与所述气体输入端口和液体输入端口连通,所述气体输出端口和液体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微雾输出部分的气体入口和液体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控制组件和液路控制组件均为电控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和液路控制组件的电控端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天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