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6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钻头形成于切削刃部(10)的外周上的切屑排出槽(11)只设有一条。前端后隙面(12)的向轴线(0)方向的最前端侧突出的最前端由一点构成,且位于轴线(0)上。从轴线(0)方向的前端侧看切削刃部(10)时,前端后隙面(12)设成由沿着周向配列的第二~第四后隙面(14B、14C、14D),和被第二~第四后隙面(14B、14C、14D)包围的、且与轴线(0)交叉的相反侧第一后隙面(14E)构成的多段面形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被切削材进行开孔加工用的钻头,尤其是涉及在印刷电路板和微小金属部件、塑料等被切削材上对小直径深孔的孔部进行开孔加工用的小型钻头。
技术介绍
一般,小型钻头要穿孔的孔径极小。围绕着轴线回转的钻头主体的前端侧部分设置有例如直径为0.01~3.175mm左右的小直径棒状的切削刃部。钻头主体的后端侧部分设置有将钻头主体夹持在工作机械的回转轴上用的直径较大的柄部,该柄部和切削刃部形成一体或用钎焊和紧配合等方法进行连接。切削刃部的材质通常采用超硬质合金,柄部采用超硬质合金或钢等钢材。作为这种小型钻头,以往用得较多的是在切削刃部形成有2条切屑排出槽,并在这些切屑排出槽的朝向钻头回转方向前方侧的壁面与切削刃部的前端后隙面的交叉棱线部上分别形成有切削刃的双片刃的小型钻头。但是,双刃的小型钻头,存在着不得不将其芯厚度减薄,钻头主体的刚性降低,特别容易产生因切削刃部的折损和孔弯曲而导致孔位置精度降低的问题。而作为确保钻头主体之刚性大的小型钻头的一例,有在实开平7-33514号公报(图1~图3)中公开的小型钻头。这种小型钻头,有在切削刃部形成有1条切屑排出槽、且在切屑排出槽的朝向钻头回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在围绕着轴线回转的钻头主体的前端侧部分、即切削刃部的外周上形成有从该切削刃部的前端向后端侧延伸的切屑排出槽,该切屑排出槽的朝向钻头回转方向前方侧的壁面与上述切削刃部的前端后隙面的交叉棱线部上形成有切削刃,上述切屑排出槽只有 一条,上述前端后隙面的向上述轴线方向的最前端侧突出的最前端是由一点构成的,该最前端与上述轴线之间的距离为上述切削刃部的最大外径D的(5/100)D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川泰柾本浩司齐藤淳一谷岛贤一佐藤健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揖斐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