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包括两个空心螺钉、两个三通、一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储液囊和两个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进液口相连;另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出液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骨髓干细胞的在体灌注并形成循环,使得骨髓干细胞能快速筛选富集到病灶区,起到促进骨再生和骨愈合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可用于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中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在项目名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快速粘附机制的研究及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已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0801175)中发现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快速粘附效应。若将骨髓干细胞通过灌流进入骨折区,并在病灶区(需要进行骨修复的区域)快速粘附富集,可以起到促进骨再生和骨愈合的作用。因此,如何将骨髓干细胞在体灌注并筛选富集于病灶区,起到促进骨再生和骨愈合的作用是一直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布号为CN 101836889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生物型空心螺钉,该螺钉包括螺钉头、螺钉体和螺钉尾,螺钉头、螺钉体和螺钉尾按顺序连接,螺钉体内设置一用于储存药剂或干细胞的空腔,该空腔贯通螺钉体和螺钉尾,螺钉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螺钉体上还设置有侧孔,通过硅橡胶栓子将螺钉尾处的空腔口塞住,其螺钉头上设置有远端钉孔,与空腔相通。该空心螺钉植入股骨后,通过细针将骨髓干细胞悬液注射入空心螺钉的空腔内,可通过侧孔进入骨折间隙,促进骨折愈合,如若将此种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通过经钉尾注入骨髓干细胞,使干细胞自远端钉孔进入股骨头,预防股骨头坏死,促进骨折愈合。上述生物型空心螺钉可实现骨髓干细胞悬液的注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因为病灶局部可载液体的容积有限,需先将原始骨髓血进行离心浓缩,获得富集的骨髓干细胞,即浓度较高、体积较少的富集骨髓干细胞悬液。该治疗过程相对繁复,成本较高,注入的干细胞悬液往往要控制在相对少的体积内,否则注入困难,或易外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该治疗系统可以通过灌注筛选的方法将大量的原始骨髓灌注流经病灶区,并且骨髓干细胞可在病灶区快速粘附筛选富集,这样避免了体外需要通过离心方法先获得浓缩的骨髓干细胞的需求,大大简化了治疗的程序,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而且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包括两个空心螺钉,所述空心螺钉包括螺钉头、螺钉体和螺钉尾,内设贯通螺钉体和螺钉尾的空腔且该空腔于所述螺钉尾的底部开口,所述治疗系统还包括两个三通、一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储液囊和两个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进液口相连;另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出液口相连。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系统中的各个装置之间均通过导液管相连。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储液囊上还设有一注液孔。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系统还包括一蠕动泵,设于两个三通之间的导液管上。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蠕动泵设于所述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和与之相邻的三通之间。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系统还包括一压力表,设于两个三通之间的导液管上。上述的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系统还包括一或二个空心螺钉,该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与所述三通的第三端口相连。本技术能实现骨髓干细胞的在体灌注并形成循环(通过手动反复捏压弹性储液囊推动管内液体流动,或利用蠕动泵循环蠕动推动液体流动)。利用干细胞是快速粘附的特性,使得骨髓干细胞能快速筛选富集到病灶区,起到促进骨再生和骨愈合的作用,大大简化了治疗的程序,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将本技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该治疗系统I包括两个空心螺钉111、112,其中空心螺钉111、112均包括螺钉头、螺钉体和螺钉尾,内设贯通螺钉体和螺钉尾的空腔且该空腔于螺钉尾的底部开口,后有尾帽接口,可连接于导液管,空心螺钉侧方有侧孔,可使骨髓血顺利流入髓腔。该治疗系统I还包括两个三通121、122,储液囊13和两个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141、142,其中储液囊13具有出液口 131、进液口132和一个注液孔133,空心螺钉111尾部的空腔开口通过导液管与三通121的第一端口相连,三通121的第二端口通过导液管与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141相连,双向活瓣装置141位于储液囊13的出液口 131处,且与之相连;空心螺钉112尾部的空腔开口通过导液管与三通122的第一端口相连,三通122的第二端口通过导液管与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142相连,双向活瓣装置142位于储液囊13的进液口 132处,且与之相连。使用时,将双向活瓣装置141、142的流向调至相同方向,将空心螺钉111、112分别植入病灶区的上下两端,通过注射器将带有骨髓干细胞的骨髓血注入储液囊13中,挤压储液囊13以驱动其中的骨髓血通过进入空心螺钉111灌注入体内,流经病灶区后再通过空心螺钉112回到储液囊13中,由此不断循环,利用干细胞快速粘附的特性,使得骨髓干细胞尽可能多的筛选富集于病灶区上,起到促进骨再生和骨愈合的作用。 实施例2请参阅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该治疗系统I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还包括一设于两个三通121、122之间的导液管上蠕动泵14,如图2所示,可设于双向活瓣装置142和与之相邻的三通122之间的导液管上。该治疗系统可通过蠕动泵提供定向驱动管内骨髓血的动力。实施例3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该治疗系统I在实施例I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一设于两个三通121、122之间的导液管上压力表,如图3所示,可设于双向活瓣装置141和与之相邻的三通121之间的导液管上,用于实时观测管内压力情况。实施例4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该治疗系统I在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还包括一空心螺钉113。如图4所示,空心螺钉113尾部的空腔开口与三通122的第三端口相连。使用方法与实施例I相似,该系统可用于股骨颈骨折,将位于出液口 131侧的空心螺钉111、112和113植入病灶区,由蠕动泵或手动挤压储液囊13来驱动管内的骨髓血定向流动,骨髓血由空心螺钉111流出,经由病灶区后再通过空心螺钉112和113流入,由此不断循环,骨髓干细胞会在骨折端或股骨头易坏死区富集,促进骨再生,防止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空心螺钉(图中未画出),与三通121的第三端口连接。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细胞在体灌注筛选富集的治疗系统,包括两个空心螺钉,所述空心螺钉包括螺钉头、螺钉体和螺钉尾,内设贯通螺钉体和螺钉尾的空腔且该空腔于所述螺钉尾的底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系统还包括两个三通、一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储液囊和两个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进液口相连;另一个所述空心螺钉尾部的空腔开口依次通过三通、可改变流向的双向活瓣装置与所述储液囊的出液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耀恺,戴尅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