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盘及应用该压盘的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243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盘及应用该压盘的奶瓶。该奶瓶包括瓶体、瓶颈套、奶嘴、压盖帽以及压盘,所述瓶颈套套设于瓶体上,压盘装设在瓶体瓶口内,奶嘴盖合在压盘上,通过压盖帽与瓶颈套配合而将奶嘴固定。所述压盘包括底盘、凸设在底盘上的凸台及凸设在底盘外周缘且围绕凸台的外围壁,所述底盘、凸台以及外围壁为一体成型,所述凸台与外围壁之间形成有环形槽。该奶瓶的压盘保证了奶瓶内的液体能顺畅的进入到奶嘴上,且喝完后不会有液体滞留在奶嘴上,防止被污染。另外,该瓶体的奶液在倒立时也不容易流出,因此,使用安全、卫生、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N 202740428 U书明说1/4页压盘及应用该压盘的奶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奶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奶瓶中以使奶瓶便于回气的压盘,以及应用该压盘的奶瓶。
技术介绍
婴儿用奶瓶,一般包括奶嘴、旋盖、瓶体以及吸管,通过旋盖将奶嘴定位于瓶体上。 该种奶瓶长期使用时,吸管内部经常不容易清洗,容易滋长细菌。目前市场也有无吸管的奶瓶,但市场上目前出现的无吸管奶瓶通常存在一个问题,婴儿在吸食过程中,当奶瓶内液体的较少时,奶瓶中的液体难完全进入奶嘴,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清洗的能应用在奶瓶内的压盘,该压盘在使用过程中奶瓶内的液体能完全进入奶嘴。另外,有必要提供应用上述压盘的奶瓶。一种压盘,用于奶瓶上,包括底盘、凸设在底盘上的凸台以及对应地形成在底盘外周缘且围绕凸台的外围壁,所述底盘、凸台以及外围壁一体成型,所述底盘底面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凸台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形成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开设有贯穿间隔壁的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贯穿间隔壁的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贯通,外围壁顶部开设有环形槽及通气口,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通气口连通环形槽与外围壁的外侧空间,环形槽底壁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底盘顶部开设有外围槽,该外围槽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壁,外围槽与外围壁的外侧空间形成外缘壁,所述通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二间隔壁以及所述外缘壁上,连通外界与所述外围槽以及环形槽。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内设置有气阀,所述气阀为单向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围壁顶端外侧朝外侧延伸有外折缘,所述外折缘的顶部开设有所述外围槽与所述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壁上开设有一中心孔以及环绕在中心孔外围的若干弧形孔, 所述第一空间通过中心孔、弧形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贯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奶瓶,包括瓶体、瓶颈套、奶嘴以及压盖帽,该奶瓶还包括上述的压盘,所述瓶颈套套设于瓶体上,压盘装设在瓶体瓶口内,奶嘴盖合在压盘上,通过压盖帽与瓶颈套配合而将奶嘴、压盘以及瓶体相对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奶嘴的空腔与瓶体的空间通过中心孔、弧形孔、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连通,形成吸取通道,该吸取通道供奶瓶内的液体通过。进一步地,所述奶嘴压合于压盘的外伸缘上,所述环形槽、外围槽、通气孔、以及透气孔形成回气通道,该回气通道维持瓶体内的气压平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压盘,用于奶瓶上,包括底盘以及凸设在底盘上的凸台,所述3底盘与凸台为一体成型,所述底盘底面中部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凸台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形成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开设有贯穿间隔壁的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贯穿间隔壁的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贯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奶瓶,包括瓶体、瓶颈套、奶嘴以及压盖帽,其特征在于该奶瓶还包括压盘,所述瓶颈套套设于瓶体上,压盘装设在瓶体瓶口内,奶嘴盖合在压盘上,通过压盖帽与瓶颈套配合而将奶嘴固定;所述压盘包括底盘、凸设在底盘上的凸台以及对应地形成在底盘外周缘且围绕凸台的外围壁,所述底盘底面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凸台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形成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开设有贯穿间隔壁的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贯穿间隔壁的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贯通,所述底盘顶部开设有外围槽,该外围槽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壁,外围槽与外围壁的外侧空间形成外缘壁,所述外围壁套设在所述瓶体的瓶口内,所述外折缘压合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压盘应用于奶瓶,形成有吸取通道与回气通道,吸取通道与回气通道配合工作,不仅保证了瓶体内的液体能顺畅的进入到奶嘴上,且喝完后不会有液体滞留在奶嘴上,防止浪费,且该奶瓶的与压盘的结构简单,容易清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奶瓶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压盘的俯视图;图4为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压盖及应用该压盖的奶瓶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非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奶瓶100包括瓶体10、套设在瓶体上的瓶颈套20、设置于瓶颈套20 内的压盘30、盖合在压盘30上的奶嘴40以及与瓶颈套20配合的压盖帽50。所述压盖帽 5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瓶颈套20上,用于将瓶颈套20、压盘30以及奶嘴40三者固定连接。瓶体10包括瓶顶段12以及主体段14。瓶顶段12用以与瓶颈套20相套设。所述瓶顶段12呈中空圆台状,包括连接段122、第一过渡段123及瓶口段124。所述连接段122 外径大于瓶口段124外径,连接段122 —端与瓶口段124通过第一过渡段123弧形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段122另一端与主体段14呈阶梯连接,形成抵持缘1221。所述主体段14用于容置液体,例如乳汁、牛奶或者水等液态物资。此外,所述主体段14瓶体10上可刻有容积刻度(未图示),以便观察瓶体10内的溶液量。瓶颈套20用于将压盘30、奶嘴40可拆卸地设置于瓶体10上。该瓶颈套20包括套设环22及从套设环22外周相对地延伸的二手柄24。套设环22呈中空圆台状,用于配合所述瓶定段12。所述套设环22包括配合段222、第二过渡段223以及固接段224。所述配合段222的内径与所述瓶口段124的外径相当。所述配合段222与固接段224通过第二过渡段223弧形过渡连接,该配合端222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段的外径相当。所述第二过渡段 223的外周相对地形成所述二手柄24,该第二过渡段223的内径与第一过渡段123的外径相同。所述固接段224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图未标),用以与所述压盖帽50螺接。所述二手柄24用于方便使用者握持。请参阅图2,所述压盘30包括底盘33、以及凸设在底盘33上的凸台34,以及对应地形成在底盘33外周缘且围绕凸台34的外围壁36。所述底盘33、凸台34以及外围壁36 为一体成型。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底盘33底面中部开设有第一空间330。所述凸台3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空间342。所述第一空间330与第二空间342之间形成一间隔壁340。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3,所述间隔壁340上开设有一中心孔341以及环绕在中心孔341外围的若干弧形孔343,所述第一空间330通过中心孔、弧形孔343与所述第二空间342相互贯通。所述底盘33顶部开设有环形槽331、外围槽332以及若干通气口 333,所述环形槽 331、外围槽332以及若干通气口 333相互连通。所述环形槽331的内侧贴邻并环绕所述凸台34,外侧对应地形成所述外围壁36,该外围壁36顶端外侧边缘形成有环绕外围壁36的外伸缘337。所述环形槽331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间隔的透气孔335,本实施例中,透气孔 335仅为一个。该透气孔335内设置有气阀336。所述气阀336为单向导通,允许气体从环形槽331 —端进入并穿过透气孔335,阻止气体或液体从气阀336的另一端穿出透气孔335 进入环形槽331,如此可防止瓶体10装满奶液或倾斜时奶液从透气孔334流出。所述外围槽332开设在所述外围壁36顶部邻近外伸缘337并且环绕环形槽331。 对应地,该外围槽332与所述环形槽331之间形成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盘,用于奶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凸设在底盘上的凸台以及对应地形成在底盘外周缘且围绕凸台的外围壁,所述底盘、凸台以及外围壁一体成型,所述底盘底面开设有第一空间,所述凸台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形成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开设有贯穿间隔壁的孔,所述第一空间通过贯穿间隔壁的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贯通,外围壁顶部开设有环形槽及通气口,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凸台,所述通气口连通环形槽与外围壁的外侧空间,环形槽底壁开设有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维张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希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