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
技术介绍
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修复创面时,需要暴露治疗,对于下肢烧伤患者则需要抬高下肢并加以固定,从而进行整形和治疗。目前临床上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通常都是利用枕头或被褥来将上肢垫高,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下肢体位的状态不够固定,医生操作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该下肢支撑架由于设·置了活动式的支撑托,因而具有组合灵活、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的主体为长方形的底座板和支撑板,两块矩形板的左端通过铰轴旋转连接。支撑板的升降控制机构楔形挤压滑块夹在底座板和支撑板之间。支撑板上开有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孔,矩形孔的左、右侧内沿处设有阶梯槽,多个矩形支撑块通过阶梯槽镶在矩形孔中,支撑块的顶部装有一段顶面为弧形的支撑托。多个支撑块上的支撑托连接成一个长条圆弧形的支撑面。本技术的优点是该下肢支撑架的固定状态特别稳定,便于医生们的操作。由于支撑托为活动式设计,当需要处理局部烧伤肢面时,可以撤去部分支撑块及支撑托,这样就可以对任意处的烧伤肢面进行整形和治疗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底座板2、支撑板 3、铰链轴4、楔形挤压滑块5、矩形孔6、阶梯槽7、支撑块8、支撑托。具体实施方式例如图I所示,该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的主体为长方形的底座板I和支撑板2,底座板I和支撑板2的左端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支撑板2的升降控制机构楔形挤压滑块4夹在底座板I和支撑板2之间。支撑板2上开有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孔5,矩形孔5的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烧伤整形下肢支撑架的主体为长方形的底座板(1)和支撑板(2),底座板(1)和支撑板(2)的左端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支撑板(2)的升降控制机构楔形挤压滑块(4)夹在底座板(1)和支撑板(2)之间;支撑板(2)上开有前、后向设置的矩形孔(5),矩形孔(5)的左、右侧内沿处设有阶梯槽(6),多个矩形支撑块(7)通过阶梯槽(6)镶在矩形孔(5)中,支撑块(7)的顶面上带有一段圆弧形的支撑托(8),多个支撑块(7)上的支撑托(8)连接成一个长条圆弧形的支撑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