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荞麦包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001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荞麦包成型装置,包括内模、外模,还包括内托,内托套在内模外,内托底部和内模底部间有一定空间;内模外形与内托相似,内模的凹度比内托的凹度小;内托圆口周边设有封边,外模圆口周边处也设有封边,内托的封边和外模的封边相互紧密封合。荞麦包成型装置还包括薄膜、弹力带,薄膜放置在外模上方,外模凹坑四周开有若干个透气孔;薄膜互相垂直的四个方向上用弹力带固定。荞麦包成型装置还包括配套使用的荞麦包成型机,荞麦包成型机包括活塞、滑柱、缸套,活塞放在缸套内,活塞下端和内模连接,活塞上端和滑柱连接,内托固定在缸套底部。缸套底端周边设有封边和O型圈,内托固定在O型圈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属于面类食品的一种成型装置,特别是一种荞麦包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荞麦包,像鸟窝形状的一种醒发类面食,中空,在吃食时,中空部位填上菜类后一块入口,是人们喜爱的一类食品。荞麦包一般由手工成型,经醒发,蒸制,熟食供食用。这种手工成型的生产方式费工费时,表面粗糙而且效率低。另外,手工制做的排麦包形状变化较大,制做荞麦包的面和软了,蒸制后窝状中空就不能形成,成了实芯窝窝头;和硬了口感就差。社会上也有一些采用成型装置制做荞麦包的方法。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07201743079提供的一种窝窝头模具,但是有很多缺点,用此窝窝头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每做一个窝窝头就会产生部分余料,造成浪费,如果收集余料再利用则又多了人工操作步骤,不适合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且这种方法成型后的产品脱模不方便,脱模后经醒发、蒸制后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面料不会从模开口处溢出,成型时不偏心,脱模方便,醒发蒸制后不变形,生产效率高的荞麦包成型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荞麦包成型装置包括内模、外模,还包括内托,内托套在内模外,内托底部和内模底部间有一定空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荞麦包成型装置,包括内模、外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托,内托套在内模外,内托底部和内模底部间有一定空间;内模的凹度比内托的凹度小;所述的内托圆口周边设有封边,所述的外模圆口周边处也设有封边,内托的封边和外模的封边相互紧密封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京平孟兆鸿
申请(专利权)人:祐康食品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