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包含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在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30重量%~95重量%和纤维素酯聚合物5重量%~70重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的光弹性系数和透湿度低,同时相位差的波长分散性的控制的自由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例如为显示出相位差的反波长分散性或者相位差的波长分散性平坦的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适合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补偿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位差膜和具备该相位差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位差膜和具备该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以偏振镜保护膜和相位差膜为首的光学膜使用了纤维素系聚合物。与由聚碳酸酯等一般性的聚合物构成的相位差膜不同,由纤维素系聚合物构成的相位差膜通常至少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光的波长越短则相位差越小的波长分散性(相位差的反波长分散性)。由此,可以期待具备该相位差膜的液晶显示装置(LCD)中的图像显示特性的提高。但是,由来于纤维素系聚合物的特性,该相位差膜具有透湿性高、光弹性系数大、未必能够得到足够大的相位差的问题。与此不同,在相位差膜中使用了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378号公报)。由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构成的相位差膜具有高透明性和耐热性,另一方面机械特性、特别是挠性的确保方面存在问题。该相位差膜的机械特性通过橡胶之类的弹性体颗粒的添加或者拉伸而改善。但是,在添加了弹性体颗粒的情况下,必须抑制所添加的颗粒的凝聚,以确保作为相位差膜的透明性。除此之外,与由一般性的聚合物构成的相位差膜同样,由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构成的相位差膜至少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光的波长越短则相位差越大的波长分散性(相位差的正波长分散性)。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744号公报)中,记载了: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作为纤维素酯膜的改性剂有用;通过将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添加到纤维素酯膜中,可以抑制以马背状故障(馬の背故障)、卷芯转印为代表的该膜的变形故障;作为纤维素酯膜的一例,有相位差膜。但是,日本特开2009-1744号公报中并没有记载以何种程度将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作为改性剂添加到纤维素酯膜中即可,唯一在实施例中仅记载了向100重量份纤维素酯中添加该(甲基)丙烯酸聚合物4重量~12重量份的例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3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7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位差膜,所述相位差膜是包含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的相位差膜,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和纤维素酯聚合物,所述相位差膜的光弹性系数和透湿度低,同时相位差的波长分散性的控制的自由度高(例如,能够显示相位差的反波长分散性、或者相位差的波长分散性至少在可见光区域能够平坦)。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包含由树脂组合物(C)构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C)包含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30重量%~95重量%和纤维素酯聚合物(B)5重量%~7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包含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在特定含量的范围内包含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和纤维素聚合物(B),由此成为光弹性系数和透湿度低、同时相位差的波长分散性的控制的自由度高的相位差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相位差膜的一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是具有全部结构单元的50重量%以上、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9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在主链所具有的环结构能够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衍生物。这种情况下,若(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环结构的合计为全部结构单元的50重量%以上,则成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为通过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基戊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异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单体的聚合所形成的结构单元。(甲基)丙烯酸聚合物能够具有两种以上的这些结构单元。从热稳定性的方面出发,(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元。(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优选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作为结构单元。[化学式1]式(1)中,R1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是H(氢原子)或CH3(甲基)。R2为H时,式(1)所示的单元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R2为CH3时,式(1)所示的单元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若将包含(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和纤维素酯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则表面的雾度提高,所得到的成型体的透明性往往降低。特别是,在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型为膜时,该倾向显著。透明性降低的膜无法作为相位差膜使用。(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在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的情况下,可以抑制这种雾度的上升,得到透明性优异的相位差膜。R1只要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则没有限定。R1例如为乙基(碳原子数为2)、丙基(碳原子数为3)、丁基(碳原子数为4)、戊基(碳原子数为5)、己基(碳原子数为6)、庚基(碳原子数为7)、辛基(碳原子数为8)、壬基(碳原子数为9)、癸基(碳原子数为10)、十一烷基(碳原子数为11)和十二烷基(碳原子数为12)以及它们的结构异构体。在(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所占的比例因该单元X的具体分子结构而异,例如为5重量%以上。由于可以确实地得到抑制雾度上升的效果,因而该比例优选为10重量%以上、优选为15重量%以上。对该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重量%。(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所占的比例通过1H核磁共振(1H-NMR)或者红外线分光分析(IR)求出。该比例可以由在(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的聚合中使用的各单体之比以及根据需要参照从单体至形成(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的反应机理而求出。(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能够具有2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作为结构单元。(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能够具有除(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是通过例如(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α-羟基甲基苯乙烯、α-羟基乙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代烯丙醇、烯丙醇、乙烯、丙烯、4-甲基-1-戊烯、乙酸乙烯酯、2-羟基甲基-1-丁烯、甲基乙烯基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咔唑等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结构单元。(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MMA单元和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作为结构单元。(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X、MMA单元、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N-乙烯基咔唑单元作为结构单元。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3 JP 2010-127661;2010.06.03 JP 2010-127661.一种相位差膜,其包含由树脂组合物(C)构成的层,所述树脂组合物(C)包含在主链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30重量%~95重量%和纤维素酯聚合物(B)5重量%~70重量%,所述环结构为选自内酯环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戊二酸酐结构、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和马来酸酐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相位差膜的对于波长590nm的光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5×10-12Pa-1以下,以依据JISZ0208测定的值计,所述相位差膜的每100μm厚度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元作为结构单元,[化学式1]式(1)中,R1是碳原子数为2~18的烷基,R2是H或CH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具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和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A)具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2-(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隆司,中昭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