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837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1.3-1.5%的铁、0.5-1.0%的镍、0.001-0.003%的钒,余量为铝。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提高铝合金延展性的同时,减少针孔的出现,并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太阳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装置的光伏电池为清洁发电装置之一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光伏电池组件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不仅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需要改进,而且其它的相关组件也需要进行改进。光伏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为了保证光电转换单元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防止光电转换单元出现电路漏电、腐蚀等原因导致发光效率下降及寿命缩短,要求光电转换单元的背板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还要求有高的阻隔性能,即阻隔水汽与光电转换单元接触,防止在光电转换单元内部出现电化学反应的发生。现光伏电池组件中的背板使用的是纯铝金属片,而纯铝金属片在厚度低于20微米时,存在针孔问题,而这一情况会严重损害光电转换单元。为了减少因背板针孔出现而影响光电转换单元的性能,现有技术提出,将纯铝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铁元素,利用铁元素的致密性及高延展性来弥补印铝的缺陷,甚至还提出在这样的铝合金中还可以含有微量的镁、锰、铜、硅、锌及钛等元素。但通过实际使用发现,铁元素的加入虽然能够提高铝的延展性,但其强度不足。关于铝中含有其它元素的问题,通过实际应用发现,钛元素虽然能够提高合金中晶粒的细化,并提高铝合金的强度,但其延展性不高,在一定厚度时,是优良的轻合金元素,但需要更薄的合金时,对致密性的改善不高,再结合其延展性不高的问题,钛元素对作为改善做为光伏电池组件的铝合金并不明显。对于铜元素来说,在铝合金中能够提高延展性的同时也能够保持铝合金的致密性但铜的加入会增加背板的重量和提高铝合金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用于光伏太阳能组件背板的铝合金材料提出改进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提高铝合金延展性的同时,减少针孔的出现,并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所述背板厚度为5-40微米之间。·优选的背板厚度为10-15微米。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3-1. 5%的铁、O. 5-1. 0%的镍、O. 001-0. 003%的钒,余量为铝。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3%的铁、O. 5%的镍、O. 001%的钒,余量为铝。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5%的铁、I. 0%的镍、O. 003%的钒,余量为铝。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技术方案能够在提高铝合金延展性的同时,减少针孔的出现,并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并且在本申请的材料中,能够阻止电化学反应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电池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仅能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考图I所示,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12、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II、外壳14及其它配套结构;外壳14用于安装和保护光伏电池,在本专利技术中,夕卜壳14依然为现有技术,所述的其它配套结构包括有接线盒,导线等其它所有在光伏电池上需要的部件,这些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进行的改进为对光伏电池的背板进行改进,其它依然为现有技术。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12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11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13 ;所述背板厚度为5-40微米之间。优选的背板厚度为5-10微米。在本专利技术中,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为能够支持背板的绝缘树脂材料即可,但要求该树脂材料为进行耐侯性和耐湿性的改性处理。实施例I光伏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3%的铁、O. 5%的镍、O. 001%的钒,余量为铝。其加工铝合金的方法同现有技术相同,因此不进行详细说明。通过上述方案所得到的铝合金材料,在加工为20微米的铝合金片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针孔很少,完全能够达到光伏元件的要求。实施例2光伏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5%的铁、I. 0%的镍、O. 003%的钒,余量为铝。其加工铝合金的方法同现有技术相同,因此不进行详细说明。通过上述方案所得到的铝合金材料,在加工为20微米的铝合金片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针孔很少,完全能够达到光伏元件的要求。实施例3光伏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4%的铁、O. 8%的镍、O. 002%的钒,余量为铝。其加工铝合金的方法同现有技术相同,因此不进行详细说明。通过上述方案所得到的铝合金材料,在加工为20微米的铝合金片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针孔很少,完全能够达到光伏元件的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 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所述背板厚度为5-40微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背板厚度为10-1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3-1. 5%的铁、O. 5-1. 0%的镍、O. 001-0. 003%的钒,余量为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3%的铁、O. 5%的镍、O. 001%的钒,余量为铝。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I. 5%的铁、I. 0%的镍、O. 003%的钒,余量为铝。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光伏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背板,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1.3-1.5%的铁、0.5-1.0%的镍、0.001-0.003%的钒,余量为铝。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提高铝合金延展性的同时,减少针孔的出现,并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文档编号H01L31/048GK102938427SQ20121049541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曾宏, 林国勇 申请人:宁波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有光电转换单元、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外壳及其它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光电转换单元和保护电路的封装材料之间设置有铝合金背板;所述背板厚度为5?40微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林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