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背板以及具有引线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位于玻璃板与背板之间,电池组件的引线的端部位于玻璃板和背板的外侧,光伏组件的外侧设置衬垫,引线的端部与光伏组件的外侧通过衬垫接触并定位。将电池片由引线串联焊接成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其他各层敷设完成后,在光伏组件的外侧放置衬垫,将引线端部与衬垫接触并定位。层压完毕后将衬垫取下,则引线与光伏组件的外侧自动分离,在进行下面的工序时,可以直接使用引线,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锋利器具挑起引线的过程中造成的光伏组件被划伤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请参考图1,图I为光伏组件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11、胶膜12、背板14和电池组件4,电池组件4通常位于玻璃板11与背板14之间,三者之间由胶膜12间隔。电池组件4通常由引线2串联若干电池片,此引线2也为光伏组件的引线2。光伏组件的各组成层敷设完毕后,将引线2的端部与光伏组件的外侧接触并定位,经层压机抽真空、加热、层压后,即生产完成了光伏组件。层压之后,光伏组件的引线2通常会与光伏组件的外侧粘贴在一起,在进行下面的工序时,需要利用锋利器具将引线2从光伏组件上挑起,由于操作者用力不均匀或者用力方向不妥,锋利器具极易将光伏组件划伤,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光伏组件,使其引线端部能够与光伏组件的外侧自动分离,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的引线端部能够与光伏组件的外侧自动分离,提高产品质量。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背板以及具有引线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位于所述玻璃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电池组件的引线的端部位于所述玻璃板和所述背板的外侧,所述光伏组件的外侧设置衬垫,所述引线的端部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外侧通过所述衬垫接触并定位。优选地,所述衬垫位于所述背板外侧,所述引线的端部通过所述衬垫与所述背板接触并由所述胶带定位。优选地,所述衬垫和所述胶带均至少能够耐150摄氏度的高温。优选地,所述衬垫为长方形,定位所述引线时,所述长方形的边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平行。优选地,所述衬垫为玻璃衬纸,所述玻璃衬纸的光滑面与所述光伏组件接触。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背板以及具有引线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位于玻璃板与背板之间,电池组件的引线的端部位于玻璃板和背板的外侧,光伏组件的外侧设置衬垫,引线的端部与光伏组件的外侧通过衬垫接触并定位。将电池片由引线串联焊接成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其他各层敷设完成后,在光伏组件的外侧放置衬垫,将引线端部与衬垫接触并定位。层压完毕后将衬垫取下,则引线与光伏组件的外侧自动分离,进行下面的工序时,可以直接使用引线,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锋利器具挑起引线的过程中造成的光伏组件被划伤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具体的,衬垫可以设置在背板的外侧。附图说明图I为光伏组件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的引线端部能够与光伏组件的外侧自动分离,提高产品质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2,图I为光伏组件组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11、背板14以及具有引线2的电池组件4,电池组件4位于玻璃板11与背板14之间,电池组件4的引线2的端部位于玻璃板11和背板14的外侧,光伏组件I的外侧设置衬垫5,引线2的端部与光伏组件I的外侧通过衬垫5接触并定位。将电池片由引线2串联焊接成电池组件4,电池组件4与其他各层敷设完成后,在光伏组件I的外侧放置衬垫5,将引线2端部与衬垫5接触并定位。层压完毕后将衬垫5取下,还可以重复使用,衬垫5使得引线2与光伏组件I的外侧自动分离,进行下面的工序时,可以直接使用引线2,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使用锋利器具挑起引线2的过程中造成的光伏组件I被划伤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光伏组件I层压完成后,通常进行电致发光检测测试,光伏组件I通常具有多根引线2,以四根引线2为例,为了确保电致发光检测过程中不短路,需要将引线2的端部两两隔离,层压后的引线2已经自动分离,此时,只需将中间两根引线2反向折曲即可。具体的,衬垫5位于背板14外侧,引线2的端部通过衬垫5与背板14接触并由胶带3定位。光伏组件I的各组成层敷设完毕后,使用胶带3固定引线2的根部,使引线2折向背板14的一侧,在引线2和背板14之间放置衬垫5,再将引线2的上端使用胶带3固定。层压完成后,将胶带3取下,取下衬垫5,引线2即可与背板14分离。优选的,衬垫5和胶带3均至少能够耐150摄氏度的高温。光伏组件I层压过程中的加热阶段的温度能够达到150摄氏度的,所以,此过程中使用的衬垫5和胶带3需要能够承受此高温。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衬垫5为长方形,定位引线2时,长方形的边与光伏组件I的边平行。不同大小的光伏组件I具有不同数量的引线2,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光伏组件,合理设计衬垫5的尺寸,避免浪费衬垫5,同时,衬垫5还可以重复使用。取下衬垫5后,衬垫5的放置位置将会留有“外轮廓”的印迹,放置衬垫5时,注意衬垫5的位置不偏斜,能够避免层压后的印迹不良,保证层压完毕后光伏组件I周围外观良好。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衬垫5为玻璃衬纸,玻璃衬纸的光滑面与光伏组件I接触,玻璃衬纸是运输玻璃时用于玻璃与玻璃之间的隔层纸张。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衬垫5不仅仅局限于玻璃衬纸,其他衬垫也可以在本技术中应用。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11)、背板(14)以及具有引线(2)的电池组件(4),所述电池组件(4)位于所述玻璃板(11)与所述背板(14)之间,所述电池组件(4)的引线(2)的端部位于所述玻璃板(11)和所述背板(14)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1)的外侧设置衬垫(5),所述引线(2)的端部与所述光伏组件(1)的外侧通过所述衬垫(5)接触并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11)、背板(14)以及具有引线(2)的电池组件(4),所述电池组件(4 )位于所述玻璃板(11)与所述背板(14 )之间,所述电池组件(4 )的引线(2 )的端部位于所述玻璃板(11)和所述背板(14)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I)的外侧设置衬垫(5),所述引线(2)的端部与所述光伏组件(I)的外侧通过所述衬垫(5)接触并定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5)位于所述背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北海,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