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连接一伺服单元并安装于第一车辆,其包含:近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实现车辆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远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实现两者的数据传输;其中,当该第一车辆需要得到该第三者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时,该远程网络模块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获取该第三者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该近程网络模块根据该网络地址信息与该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获取该路况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伺服单元与车辆之间数据传输的负载量,进一步的提高行车信息在共享时的实时性和流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操作系统,尤其是一种具有行车信息共享功能的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日益提高的全民物质生活水平,可以说汽车逐渐的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品,路上的车多了麻烦也随之而来。人们为了减少行车纠纷或者在倒车换道时避免不必要的碰擦,而需要在汽车上安置多个摄像头或者传感器,来保证实时监控自己爱车周围的环境。但是类似这种辅助监控系统则需要将整车的线路和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行车电脑进行整合,实施复杂且仅能监控自身车辆周遭的状态,无法查看远方的行车路况,如果在前方车辆发生车祸却无法及时让后方车辆知道则会造成排长龙堵车的情况,或者在十字路口直行时有人擅自闯红灯也未及时让通行车辆提前知悉 的话更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如果能透过车辆之间建立一个行车路况共享的系统,就可以使驾驶者实时的获取各路况的信息,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美国专利US7,778,770所提到的一种车辆行车影像分享的演算法,透过通讯装置将定位信息传送给伺服单元,并利用第三者车辆影像撷取装置侦测是否有移动物体(人或车等)经过,经过演算法判定是否有人或车辆可能造成的碰撞意外事故,经由此演算法决定是否将影像资料分享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车辆作为参考。但这种方式所涉及的信息传输速度与实时性更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总伺服单元容量以及传输网络的畅通性,故当车辆影像信息大量经由网路传输时则可能造成网路堵塞而无法及时将有用的路况信息提供给驾驶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当行车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需要侦测到移动物体才能将行车影像传输给处在十字路口其他位置的车辆,该限制也使得整个系统中信息的传输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行车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流畅性,故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信息共享系统,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出现的数据传输不畅通、行车信息共享方式不便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连接一伺服单元并安装于第一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包含近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实现车辆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远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实现两者的数据传输;其中,当该第一车辆需要得到该第三者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时,该远程网络模块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获取该第三者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该近程网络模块根据该网络地址信息与该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获取该路况信息。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近程网络模块是通过蓝牙、无线网络、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或点对点网络传输技术来实现与该第三者车辆的网络连接。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身份认证模块,用以当有其他车辆请求与该第一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时,判断是否允许两者建立连接。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摄像装置,用以记录该第一车辆周围的第一路况信息,该第一路况信息可供其他车辆请求与该第一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时获取。作为可选的方案,该伺服单元包含网络地址生成模块,用以对该第一车辆与第三者车辆进行网络地址的编写并生成网络地址信息。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定位模块,用以获取该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该网路地址生成模块根据该位置信息,对该第一车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进行网络地址的编写。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导航模块,用以生成一地图显示于·该第一车辆上,且根据该第一车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该其他车辆的位置信息,该其他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显示于该地图上;该导航模块还用以生成一行车路线,当该行车路线生成后,该导航模块则自动获取该行车路线上对应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并显示该对应车辆的路况信息于该第一车辆上。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显示装置,用以显示该路况信息;该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用于数据的输入操作。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报警模块,当该第三者车辆与该第一车辆的第一距离小于一预设距离时,该显示装置自动显示该第三者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同时该报警模块发出警报示意该车辆注意避让。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还包含距离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该第三者车辆与该第一车辆的该第一距离,并比较该第一距离与该预设距离的大小。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操控方法,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连接一伺服单元并安装于第一车辆,其特征在于该操控方法包含步骤I :当该第一车辆需要得到第三者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时,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获取该第三者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步骤2 :根据该网络地址信息,使该第一车辆与该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步骤3 :传输该第三者车辆的路况信息至该第一车辆。优选的,该操控方法还包括步骤4 :显示该路况信息于该第一车辆上。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步骤I之前执行步骤a :生成一地图显示于该第一车辆上,且当步骤I中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后,该第一车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的位置信息及该网络地址信息则显示在该地图上。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步骤I之前执行步骤b :生成一行车路线显示于该第一车辆上,且当步骤I中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后,获取该行车路线上对应该第三者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网路地址信息,并显示在该行车路线上。作为可选的方案,步骤3之后执行以下步骤判断该行车路线上是否有阻挡车辆前进的障碍存在,若存在,则生成另一行车路线,并获取该另一行车路线上的另一第三者车辆的行车信息判断是否继续更换行车路线;若不存在,则不改变该行车路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行车信息共享系统使得车辆之间实现了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且优选的把路况信息等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信息通过车辆间的直接传输来完成,而把车辆的定位信息等数据量较小的数据信息通过伺服单元来存储,并与多车辆间进行传输,由此一来,就大大减轻了伺服单元与车辆之间数据传输的负载量,进一步的提高行车信息在共享时的实时性和流畅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的视野范围,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环境的整体架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及外接设备的连接关系; 图3A 图3D为几种路况下的车辆位置情况;图4为导航模式下显示的地图信息;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应用于实际路况中的车辆情况;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操控方法;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操控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环境的整体架构图。车辆VI、V2和V3上分别安装有行车信息共享系统10、20和30,且车辆VI、V2和V3是可以通过蓝牙、无线网络、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或点对点网络传输技术来建立局域网来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同时车辆Vl、V2和V3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2或者其他覆盖面更广的网络技术来与伺服单元I形成网络的连接。进一步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行车信息共享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及外接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信息共享系统,连接一伺服单元并安装于第一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行车信息共享系统包含:近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实现车辆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远程网络模块,用以使该第一车辆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实现两者的数据传输;其中,当该第一车辆需要得到该第三者车辆周围的路况信息时,该远程网络模块与该伺服单元建立网络连接,并获取该第三者车辆的网络地址信息,该近程网络模块根据该网络地址信息与该第三者车辆建立局域网连接,并获取该路况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耀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