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电能损耗分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8060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企业电能损耗分摊方法,首先建立企业整个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备用,然后用计算机描述第一步得到的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再计算各参与分摊节点的能源消耗值,最后进行能耗分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进行电能损耗分摊,可细化到具体的机台、设备或用户。分摊过程自动进行,分摊方法多样化,具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的企业内部电能损耗分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

技术介绍
企业在响应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号召时,需对企业内部的所有电能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节能方案。所有电能在传输过程中都会出现损耗,这些损耗不但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增加消耗,浪费资源,提高成本。在实际的企业电能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摊,并加以考核,达到降低损耗率的目标,以促进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电能的分摊在实践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分摊的形式多种多样。电能分摊的现有方式基本上是手工运算,手工运算的过程中无法细化,且存在运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另外,手工运算分摊计算的方式较单一,常出现与现场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的企业电能损耗分摊方法,实现电能损耗分摊的自动化。将电能消耗从入口处分摊至最后使用者,使整个电能网络的使用情况、损耗情况清晰可见,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可靠依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建立企业整个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备用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分摊节点设定父节点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组织结构;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节点设定节点类号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分摊结构;将上述电能节点组织结构与电能节点分摊结构结合,得到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将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用父子关系描述并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存储到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中; 所述的节点类号划分方法是 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全部子节点都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A类;并将A类子系统分为A1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A1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A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1 ;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不一致;又将A2类子系统分为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各不一致,B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 ;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仅部分不一致,a2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2 ;并将a2类子节点进一步分类如下将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部分涉及的子节点归为a”,将a”之外的a2类节点归为a2_2,并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一部分子节点安装有计量设备,另一部分子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B类;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1类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tl类节点; 第二步用计算机描述第一步得到的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从关口节点开始,按先根顺序法为电能节点组织结构图上的每一节点设定子节点,并用树型结构表示; 第三步计算各参与分摊节点的能源消耗值通过分别采集 参与能耗分摊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和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并经过运算分别得到参与分摊节点各自的表计用电量;对于未安装计量设备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和表计用电量均作为“O”输入; 第四步能耗分摊针对A1类节点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类节点按余值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方法是针对a2_2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而后将分摊后的剩余值在a”类节点之间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 针对B1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而后将分摊后的剩余值按设定比例按余值分摊方式分摊给Btl类节点;若Btl类节点存在多个且处于同一级别中,则这些Btl类节点按一定分配系数共同承担余值。对于部分长期使用且用量基本一定的子节点按固定值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若存在中间换表的节点,需分时段进行计算。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进行电能损耗分摊,可细化到具体的机台、设备或用户。分摊过程自动进行,分摊方法多样化,具体化。数据分摊完后,可得到采集值、分摊值、子计量点和值、与子计量点之间差值等等。在数据类型上,如电数据还可以有费率类型尖峰平谷值之分,功率类型上可以正向反向、有功无功之分。根据这些数据又进一步可以得出各种比例等数据,以便企业电能管理者对电能消耗,电能使用进行监控并加以监督,为企业高效的使用电能提供了数据及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企业整个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备用结合实际的电能网络,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分摊节点设定父节点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组织结构;结合企业电能管理方法,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节点设定节点类号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分摊结构;将上述电能节点组织结构与电能节点分摊结构结合,得到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将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用父子关系描述并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存储到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中; 所述的节点类号划分方法是 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全部子节点都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A类;并将A类子系统分为A1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A1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A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1 ;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不一致;又将A2类子系统分为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各不一致,B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 ;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仅部分不一致,a2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2 ;并将a2类子节点进一步分类如下将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部分涉及的子节点归为a”,将a”之外的a2类节点归为a2_2, 并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一部分子节点安装有计量设备,另一部分子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B类;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1类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tl类节点; 第二步用计算机描述第一步得到的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从关口节点(即参与分摊的根节点)开始,按先根顺序法为电能节点组织结构图上的每一节点设定子节点,并用树型结构表示; 第三步计算各参与分摊节点的能源消耗值通过分别采集参与能耗分摊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和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并经过运算分别得到参与分摊节点各自的表计用电量;对于未安装计量设备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和表计用电量均作为“O”输入。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I)、分别采集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和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输入计算机。(2)、在计算机中将表码值以Map方式排序,具体形式为Key, Value_>Key,Value-〉……。在组建Key值时,需将节点功率类型、费率类型和测量点唯一标志的索引建立进去。按Key值排序后,索引出前后Key值,得到表码差值。(3)、输入包括PT值、CT值、满码和系数在内的参数值,运算得出参与分摊节点各自的表计用电量。若存在中间换表的节点,需分时段进行计算。第四步能耗分摊针对A1类节点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a2类节点按余值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方法是针对a2_2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而后将分摊后的剩余值在^类节点之间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企业电能损耗分摊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建立企业整个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备用: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分摊节点设定父节点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组织结构;通过为每一个除根节点之外的节点设定节点类号的方式建立电能节点分摊结构;将上述电能节点组织结构与电能节点分摊结构结合,得到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将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用父子关系描述并以数据库表的方式存储到计算机系统数据库中;所述的节点类号划分方法是: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全部子节点都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A类;并将A类子系统分为A1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A1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A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1;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不一致;又将A2类子系统分为a1类子系统和a2类子系统,其中a1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各个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各不一致,a1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1;a2类子系统符合以下条件: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仅部分不一致,a2类子系统中的子节点的类号是a2;并将a2类子节点进一步分类如下:将父节点传输至子节点过程中损耗比例一致部分涉及的子节点归为a2?1,将a2?1之外的a2类节点归为a2?2,并将同一父节点项下的一部分子节点安装有计量设备,另一部分子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系统归为B类;安装有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1类节点,未安装计量设备的子节点称为B0类节点;第二步:用计算机描述第一步得到的电能网络节点分摊结构图:从关口节点开始,按先根顺序法为电能节点组织结构图上的每一节点设定子节点,并用树型结构表示;第三步:计算各参与分摊节点的能源消耗值:通过分别采集参与能耗分摊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和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并经过运算分别得到参与分摊节点各自的表计用电量;对于未安装计量设备的节点,起始时间点的表码值、结束时间点的表码值和表计用电量均作为“0”输入;第四步:能耗分摊:针对A1类节点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a1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a2类节点按余值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方法是:针对a2?2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而后将分摊后的剩余值在a2?1类节点之间按实际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针对B1类节点按固定比例分摊方式进行分摊,而后将分摊后的剩余值按设定比例按余值分摊方式分摊给B0类节点;若B0类节点存在多个且处于同一级别中,则这些B0类节点按一定分配系数共同承担余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民邓鹏飞裴佃飞杨智斌王海波丁岳祥刘倩王军杰于水光殷国友王芳高永生焦志强张德武栾远胜肖伟杰王军莉高伟华戚克明高丽新赵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