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86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逆变器,包括低压控制单元、变压器以及高压控制单元,所述低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后连接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低压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高压控制单元包括辅助电源、保护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整流单元以及单极性调制单元。通过所述的车载逆变器,将低压部分与高压部分相互分离,低压部分通过变压器进行DC/DC升压再进入高压部分,经过整流滤波,最后经过第一至第四场效应管组成的桥式电路进行正弦变换,控制第一至第四场效应管使用单极性调制SPWM波,再经过RC并联电路与电感相互串联后的电路后,输出满足GB/T156-2007标准的交相电压AC220V/50Hz。(*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涉及车载电流源的单极性调制车载逆变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载的电源产品中,车载电源逆变器是一种车载常用电器,它利用车上的蓄电器作为电源,将其逆变为供各种电器使用的交流电。在专利号为200920070942. 1,名称为“一种车载逆变器电源过电流保护电路”中公开的逆变器,该逆变器通过延迟电路设置了瞬间过电流时间,若瞬间过电流的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则第一比较器不会发出过载信号,而短路时,所述的逆变器通过第二比较器发出关断信号,本逆变器增加了短路保护功能,从而不会产生关断信号。在专利号为“200920212046. 4”,名称为“车载纯正正弦波逆变电源”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逆变电源能够提供与市电标准完全接轨的纯正弦波交流电,该车载纯正正弦波逆变电源产生的纯正弦波可与市电标准直接对接,打通了家电、信息产品进入车内使用的技术通道。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逆变器只对车载的输入和输出原理做了讲述,但是逆变器既需要满足车载又需要满足中国用电电器规范,以上所述的逆变器不能同时满足上述的要求;所述的逆变器采用双向瞬变抑制管,价格高,因为输入电压为直流电,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控制单元、变压器以及高压控制单元,所述低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后连接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低压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高压控制单元包括辅助电源、保护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整流单元以及单极性调制单元;所述整流单元包括正输出端以及负输出端,所述单极性调制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整流单元的正输出端,第三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级,该连接点为第一节点,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级,该连接点为第二节点,RC并联电路与一电感相互串联后连接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控制单元、变压器以及高压控制单元,所述低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后连接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入端,高压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低压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高压控制单元包括辅助电源、保护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整流单元以及单极性调制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包括正输出端以及负输出端,所述单极性调制单元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整流单元的正输出端,第三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级,该连接点为第一节点,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级,该连接点为第二节点,Re并联电路与一电感相互串联后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 所述辅助电源与保护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一开关后连接于所述低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均连接于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过流短路保护监控电路以及稳压监控电路,过流短路保护监控电路、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礼敏陈建铭纪日珍郑昕斌谢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丹诺西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