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电伺服机构的能量管理与分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电伺服机构的电源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机电伺服机构是一种随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变化大,要求响应快,动态指标高。这些工作特点导致机电伺服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会频繁出现换向,频繁加减速的现象,使得电源频繁承受高电压的反灌电流的冲击。机电伺服机构特有的这种工作特点,产生再生电能不可避免,若不采取措施,这部分电能会以高压和大电流的形式反灌给电源,或者加在驱动器功率管两端,对电源或功率管造成损害。针对机电伺服机构特有的用电特性,必须对再生电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现有处理方式是通过硬件控制采用电阻将这部分再生能量泄放掉,但这种方法将大量的电能间接转变为热,不但降低了能量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环境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电伺服机构的电源管理装置,以满足机电伺服机构的用电特性,对产生的多余能量进行合理的吸收和泄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机电伺服机构的电源管理装置,包括二极管A、二极管B、电容器组A、电容器组B ;所述二极管A与二极管B同向并联,并联后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机电伺服机构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二极管A(2)、二极管B(3)、电容器组A(4)、电容器组B(5);所述二极管A(2)与二极管B(3)同向并联,并联后的正极与电源(1)的正极连接,并联后的负极与电源(1)的负极之间并联有电容器组A(4)和电容器组B(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电伺服机构的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二极管A (2)、二极管B (3)、电容器组A (4)、电容器组B (5);所述二极管A (2)与二极管B (3)同向并联,并联后的正极与电源(I)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丽媛,徐祯祥,黄玉平,王春明,于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