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它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它的电源输入接口(J1)的1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1)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1)的8端分别与电容(C1)正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1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1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1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1)的4端、电容(C1)负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2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2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2端均接地,第二电源模块(U2)的6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1端相连。它的结构简单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变更灵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源模块,具体涉及ー种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技术背景直流220VDC转换为多路隔离5VDC,市场上无现成产品,都需要特殊定制,或自行设计制造。当批量少、价格要求低,该种电源产品供货将很困难。而自行设计周期长、代价高、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之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输出直流电的稳定性,不稳定的输出直流电压加到负载之后,容易导致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是缩短其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它的结构简单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变更灵活。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源输入接ロ J1、第一电源模块U1、第二电源模块U2、第三电源模块U3、第四电源模块U4、电容Cl-电容C4和电源输出接ロ J2,电源输入接ロ Jl的I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l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8端分别与电容Cl正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I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I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I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4端、电容Cl负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2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2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2端均接地,第ニ电源模块U2的6端分别与电容C3 —端、电源输出接ロ J2的I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U2的4端、电容C3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ロ J2的2端均接地,第三电源模块U3的6端分别与电容C2 —端、电源输出接ロ J2的3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2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ロ J2的4端均接地,第四电源模块U4的6端分别与电容C4 一端、电源输出接ロ J2的5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4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ロ J2的6端均接地。本技术中的电源输入接ロ Jl输入,输入电压为220VDC,第一电源模块Ul为TP05AS220S05,第ニ电源模块U2、第三电源模块U3、第四电源模块U4为TPB0505S-1W ;电源由电源输入接ロ Jl输入,输入电压为220VDC,由第一电源模块U1(TP05AS220S05)的2 (Vi_)、3 (Vi+)端ロ直流输入,经过Ul由端ロ 8输出+5V电压、输出电流为1A。为了避免相互间的I禹合干扰,输出外接一个电容Cl去耦电容470uF/16V去除高频如RF信号的干扰,后面再接三个电源模块U2、U3、U4并联构成三路独立的5V电源输出,输出电流为200mA ;分别由U2、U3、U4的I (Vi+)、2 (Vi-)端ロ输入,端ロ 6输出独立的+5V电压,U2、U3、U4输出外接去耦电容分别为C3、C2、C4电容大小为O. luF/lOV, +5V独立电源由电源接ロ J2输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变更灵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源输入接口 J1、第一电源模块Ul、第二电源模块U2、第三电源模块U3、第四电源模块U4、电容Cl-电容C4和电源输出接口 J2,电源输入接口 Jl的I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l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8端分别与电容Cl正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I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I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I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4端、电容Cl负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2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2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2端均接地,第二电源模块U2的6端分别与电容C3 —端、电源输出接口 J2的I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U2的4端、电容C3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 J2的2端均接地,第三电源模块U3的6端分别与电容C2 —端、电源输出接口 J2的3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2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 J2的4端均接地,第四电源模块U4的6端分别与电容C4 一端、电源输出接口 J2的5端相连,第三 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4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 J2的6端均接地。本具体实施方式将四个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电路装配在一块独立的电路板上,用第一电源模块Ul (TP05AS220S05)将直流220VDC转换成直流5V,该模块额定输出功率为5W,输入电压范围宽,具备高可靠性、高精度、更安全、更稳定,大功率密度,超小体积,无需外加散热器,输出电压稳定等特点,且集成有过流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2500V隔离电压变换器,输出短路、过负荷、内部过热保护电路功能。后接三个电源模块(U2、U3、U4)TFB0505S-1W并联构成三路独立的5V电源输出。TFB0505S-1W电源模块为1000V隔离稳压单输出DC-DC电源模块,输出带稳压和短路保护,适合对输出电压精度和输出纹波噪声有要求的场合。为了避免相互间耦合干扰,每个电源模块输出外接一个去耦电容,去耦电容相当于电池,避免由于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纹波。该电路设计简单,变更灵活,产品设计如需更改,只需转换或并联另一合适电源模块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电源由电源输入接口 Jl输入,输入电压为220VDC,由第一电源模块U1(TP05AS220S05)的2 (Vi-)、3 (Vi+)端口直流输入,经过Ul由端口 8输出+5V电压、输出电流为1A。为了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输出外接一个电容Cl去耦电容470uF/16V去除高频如RF信号的干扰,后面再接三个电源模块U2、U3、U4并联构成三路独立的5V电源输出,输出电流为200mA ;分别由U2、U3、U4的I (Vi+)、2 (Vi_)端口输入,端口 6输出独立的+5V电压,U2、U3、U4输出外接去耦电容分别为C3、C2、C4电容大小为O. luF/10V,+5V独立电源由电源输出接口 J2输出。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变更灵活。权利要求1.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源输入接口(JI)、第一电源模块(Ul)、第二电源模块(U2)、第三电源模块(U3)、第四电源模块(U4)、电容(Cl) -电容(C4)和电源输出接口(J2),电源输入接口(Jl)的I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l)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8端分别与电容(Cl)正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I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I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I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l)的4端、电容(Cl)负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2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2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2端均接地,第二电源模块(U2)的6端分别与电容(C3) —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I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U2)的4端、电容(C3)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2端均接地,第三电源模块(U3)的6端分别与电容(C2) —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3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2)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4端均接地,第四电源模块(U4)的6端分别与电容(C4) 一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5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4)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6端均接地。专利摘要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它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它的电源输入接口(J1)的1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1)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电站电源监控器组合电源,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源输入接口(J1)、第一电源模块(U1)、第二电源模块(U2)、第三电源模块(U3)、第四电源模块(U4)、电容(C1)?电容(C4)和电源输出接口(J2),电源输入接口(J1)的1端和2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U1)的3端和2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1)的8端分别与电容(C1)正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1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1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1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U1)的4端、电容(C1)负极、第二电源模块(U2)的2端、第三电源模块(U3)的2端和第四电源模块(U4)的2端均接地,第二电源模块(U2)的6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1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U2)的4端、电容(C3)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2端均接地,第三电源模块(U3)的6端分别与电容(C2)一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3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2)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4端均接地,第四电源模块(U4)的6端分别与电容(C4)一端、电源输出接口(J2)的5端相连,第三电源模块(U3)的4端、电容(C4)另一端和电源输出接口(J2)的6端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渝生,赵应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