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815 阅读:6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稳压管的阴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并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并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与第一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优点是降低了H桥逆变电路的能耗,提高了其效率,另外通过硬件电路对H桥逆变电路进行控制,可靠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H桥逆变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并网逆变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并网发电系统的性能。在中小功率场合,通常采用高频直流变换器与H桥逆变电路级联构成的并网逆变器拓补,高频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电流按照正弦半波的形状变化,经H桥逆变电路后产生正弦交流电压/电流,进而将光伏电池发出的电能并入电网。H桥逆变电路主要由四个开关器件呈H型连接而形成,其中位于H桥逆变电路上端的两个功率器件连接形成上桥臂,位于H桥逆变电路下端的两个功率器件连接形成下桥臂。目前,对于H桥逆变电路的控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载波脉宽调制法的软件程序的控制,软件程序一般根据需要设定四个开关器件的开启和关断,其中在H桥逆变电路输出的电压转换时,很容易造成开关器件的开关次数增加,从而增加了开关损耗,降低了效率,另外通过软件方式控制,容易出现程序紊乱导致误操作,其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较低,功率较高,可靠性高的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的第一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并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并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并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桥逆变电路的上桥臂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的第一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并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并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并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并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的第四电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焱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