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74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及风机,所述风机由风罩、动叶轮及定叶轮构成,所述动叶轮经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罩的前端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及转轴构成,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经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叶轮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例为:5∶3~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在不改变电机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实现对电机风机吸力的提高,进而整个电机的各项性能得到提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主要用于吸尘器、农业机械、电动工具等需要吸力的设备上。
技术介绍
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称为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按照励磁种类可以分为串励,并励,复励和他励。当对电机转速要求比较高时,需要通过电机旋转产生吸力的设备上,一般采用串励类电机,如吸尘器,其电机转速在20000 30000转每分钟。直流电机由电机部分和风机部分组成①电机部分由定子,转子,前、后端盖(罩)及散热风叶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套在极靴上的绕组组成,其作用是产生励磁磁通,导磁及支撑前后罩;转子由转子铁芯,轴,电枢绕组及换向器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并产生连续的电磁力矩,通过转轴带动负载做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前后罩起支撑电枢,将定、转子连 结固定成一体的作用。其中转轴,前、后罩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电枢与罩发生共振现象,弓丨起振动和危险。一般前、后罩内有滚动或滑动轴承。②风机部分主要有两个主要部件动叶轮和定叶轮,动叶轮主要是产生风,当动叶轮以20000 30000转每分钟的高转速进行旋转时,进风口处会产生负压形成真空,进而形成吸力;定叶轮,又称为导风轮,主要作用是使得动叶轮产生的风量更加平顺的释放出去,定叶轮风道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电机的效率。如上所述,风机的风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真空度,在需要吸力的设备上,该项参数相当关键。现在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专利申请《吸尘器电机》(CN102355082A),包括电机本体,位于电机外壳上的进风口,以及设于电机外壳内并依次布置于进风口下方的动导风轮、静导风轮。电机运作后,外界空气被动导风轮吸入进风口内,沿着动导风轮的叶片间隙向四周排出,通过静导风轮与电机外壳的内壁之间的导风间隙,最后进入静导风轮的叶片间隙,通过电机本体,最后向电机外壳后部排出。电机的真空度直接由电机的旋转速度决定,电机转速越高,风机吸入的风量越多,从而形成的真空度也就越高,然而,电机的旋转速度由功率决定,增大功率,即增大用电量。因此,以目前的电机结构,无法在不增加用电量的情况下提高真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使用该结构电机,可提高电机的真空度,使设备的吸力增大,提高作业效率,且电机功率不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及风机,所述风机由风罩、动叶轮及定叶轮构成,所述动叶轮经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罩的前端设有进风口,所述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及转轴构成,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经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叶轮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例为5 3 2 I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本体安装于一基座上,该基座四周设有固定孔,所述定叶轮上对应每一固定孔处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定位柱,所述基座经与所述定位柱内螺孔配合的螺钉安装于所述定叶轮上;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对应安装孔,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经该安装孔与所述大齿轮连接,所述安装孔一侧、对应所述转轴处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转轴经轴承安装于该转轴安装槽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轴与定叶轮间设有轴承,所述转轴对应进风口端设有螺纹,所述动叶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经锁紧螺母、上垫片与所述转轴端部螺纹连接,所述轴承与动叶轮之间设有衬套及下垫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所述电机本体在通电后,其输出轴带动大齿轮转动,由大齿轮驱动与其啮合的小齿轮转动,转轴随之被带动,与转轴连接的动叶轮高速旋转,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被吸入,经定叶轮的出风口导出。由于小齿轮由大齿轮带动,当大齿轮转动一圈后, 小齿轮已转动多圈,因此在电机本体旋转速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小齿轮带动的转轴的转速成倍得到增加,也就是提高了动叶轮的旋转速度,增大风机产生的吸力,从而提高电机各方面性能,包括安装该电机后的真空类设备的真空度得到提高,而电机所需的功率并未提高。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构成,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与大齿轮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带动与动叶轮连接的转轴,从而通过两级齿轮之间的变速提高动叶轮的转速,增大风机产生的吸力,在不提高电机本体额定输入功率的情况下,提高电机真空度等各方面性能;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需要吸力的设备上,吸尘器、电动工具等,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半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去除风罩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机本体;2、风罩;3、动叶轮;4、定叶轮;5、输出轴;6、进风口 ;7、转轴;8、大齿轮;9、小齿轮;10、基座;11、定位柱;12、螺钉;13、轴承;14、锁紧螺母;15、轴承;16、上垫片;17、衬套;18、下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I 4所示,一种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I及风机,所述风机由风罩2、动叶轮3及定叶轮4构成,所述动叶轮3经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连接,所述风罩2的前端设有进风口 6,所述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及转轴7构成,所述大齿轮8与所述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连接,所述小齿轮9与该大齿轮8啮合,所述小齿轮9经所述转轴7与所述动叶轮3连接,所述大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小齿轮9的分度圆直径比例为1. 95 I。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电机本体I安装于一基座10上,该基座10四周设有4个固定孔,所述定叶轮4上对应每一固定孔处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定位柱11,所述基座10经与所述定位柱11内螺孔配合的螺钉12安装于所述定叶轮4上;所述基座10上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对应安装孔,所述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经该安装孔与所述大齿轮8连接,所述安装孔一侧、对应所述转轴7处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转轴7经轴承13安装于该转轴安装槽内。如图2所示,转轴7与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平行排列,由与电机本体I的输出轴5连接的大齿轮8驱动转轴7上的小齿轮9,由小齿轮9的转轴7驱动动叶轮3旋转,由于大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为19. 75mm,小齿轮9的分度圆直径为10. 09mm,大齿轮8旋转一周,小齿轮9则旋转近2周,起到加速作用,如此在电机本体I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动叶轮3的旋转速度得到成倍增加,提高进风量,进而整个电机的性能得到提升。[0021 ] 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7与定叶轮4间设有轴承15,所述转轴7对应进风口 6端设有螺纹,所述动叶轮3套设于所述转轴7上,并经锁紧螺母14、上垫片16与所述转轴7端部螺纹连接,所述轴承7与动叶轮3之间设有衬套17及下垫片18。转轴7的安装位置相当于以往的电机输出轴安装位置,因此动叶轮3与定叶轮4的安装方式相同,即动叶轮3与定叶轮4上下相叠,两者之间通过上垫片16、下垫片18及衬套17相间隔,转轴7顶部由锁紧螺母14顶紧,转轴7的尾端经轴承7安装于基座10转轴安装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及风机,所述风机由风罩、动叶轮及定叶轮构成,所述动叶轮经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罩的前端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及转轴构成,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经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叶轮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例为:5∶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及风机,所述风机由风罩、动叶轮及定叶轮构成,所述动叶轮经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罩的前端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由大、小两级齿轮及转轴构成,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经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叶轮连接,所述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与所述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例为5 : 3 2 : 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安装于一基座上,该基座四周设有固定孔,所述定叶轮上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儒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首信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