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72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15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盖体组成的外围框架,所述外围框架内部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和振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上,所述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在所述外围框架内,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便于支撑和定位所述振动单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弹性支撑件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焊接孔和所述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解决了灰尘和异物进入到线性振动电机的内部和漏磁的现象,使得线性振动电机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增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振动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技术介绍
线性振动电机是利用具有谐振频率的电磁力而产生振动的,由于其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的优点,所以近来多被用于手机中,用以完成手机静音状态时提醒机主来电呼叫和短信等。对于水平振动的电机,振动单元和驱动单元位于同一平面上,工作过程中,振动单 元在所在的平面上往复运动,从而产生振动。对于这种线性振动电机,由于振动单元与第一壳体底壁和盖体之间均需要预留一定距离,使得线性振动电机的组装难度较大,且组装后的线性振动电机的工作性能也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的线性振动电机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此线性振动电机的组装简单方便,且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盖体组成的外围框架,所述外围框架内部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和振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上,所述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在所述外围框架内,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便于支撑和定位所述振动单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弹性支撑件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焊接孔和所述定位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与所述盖体相适配,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侧壁且一端敞口,所述侧壁与未敞口端形成了容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盖体的腔体,所述侧壁与所述盖体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壁上设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二壳体安装的开口。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结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外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体上设有定位销,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包括相对运动的驱动单元和振动单元,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上设有焊接孔和定位孔,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可覆盖焊接孔和定位孔的第二壳体;在组装线性振动电机时,振动单元是悬置于第一壳体上的,很难定位,由于本技术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定位孔,故可以在定位孔处设置支撑柱,用于支撑振动动单元,使得振动单元和第一壳体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可使得振动单元安装位置准确,安装完成后再将支撑柱从定位孔处撤出,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保证振动电机的性能稳定;由于第二壳体覆盖了焊接孔和定位孔,则会阻挡灰尘和异物进入到线性振动电机的内部,从而消除了灰尘和异物对线性振动电机的影响,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线性振动电机的漏磁现象,进一步保证了线性振动电机的工作性能稳定,延长了线性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由于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可方便第二壳体的安装,缩短安装工时,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线性振动电机与现有的线性振动电机相比可有效的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到线性振动电机的内部,还可有效的防止线性振动电机漏磁现象的产生,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盖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壳体与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10、定位孔,11、焊接孔,12、连接件,2、盖体,20、定位销,3、线路板,30、定位销孔,4、驱动单元,40、铁芯,41、线圈,42、固定件,5、振动单元,50、永磁体,51、导磁体,52、质量块,6、弹性支撑件,7、夹持件,8、第二壳体,80、开口,81、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由第一壳体I和盖体2组成的外围框架,夕卜围框架内部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4和振动单元5,驱动单元4固定在外围框架上,振动单元5通过弹性支撑件6悬置在外围框架内,第一壳体I上设有四个便于支撑和定位振动单元5的定位孔10,第一壳体I上还设有用于将振动单元5和弹性支撑件6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11 ;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8,第二壳体8覆盖焊接孔11和定位孔10 ;弹性支撑件6与第一壳体I为一体结构。在组装线性振动电机时,振动单元5是悬置于第一壳体I上的,很难定位,由于本技术的第一壳体I上设有定位孔10,故可以在定位孔10处设置支撑柱,用于支撑振动动单元5,使得振动单元5和第一壳体I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可使得振动单元5安装位置准确,安装完成后再将支撑柱从定位孔10处撤出,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保证振动电机的性能稳定;由于第二壳体8覆盖了焊接孔11和定位孔10,则会阻挡灰尘和异物进入到线性振动电机的内部,从而消除了灰尘和异物对线性振动电机的影响,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线性振动电机的漏磁现象,进而保证了线性振动电机的工作性能稳定,延长了线性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第二壳体8的形状与盖体2相适配,均为四方体形状,第二壳体8设有侧壁81且一端敞口,侧壁81与未敞口端形成了容纳第一壳体I和盖体2的腔体,侧壁81与盖体2焊合连接。可增强线性振动电机各个侧面的强度,保护线性振动电机在手机跌落时不会受到损坏。在第二壳体8四角处的侧壁81上均设有开口 80,用于方便第二壳体8的安装,可缩短安装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驱动单元4包括固定在盖体2上的铁芯40,铁芯40的外侧环绕设有线圈41,铁芯40的两端通过固定件42固定在盖体2上,固定件42是U型结构,U型的开口端卡用铁芯40的端部,U型的闭口端为平面,与盖体2固定。振动单元5包括同时与两个弹性支撑件6连接的质量块52,质量块52用于增加振动单元5的质量,增强线性振动电机的振感;质量块52连接导磁体51,导磁体51用于导磁;导磁体51连接永磁体50。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线路板3,线路板3安装于盖体2的外侧。盖体2上设有多个定位销20,线路板3上设有数量相同的定位销孔30,定位 销20与定位销孔30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线路板3通过定位销20与定位销孔30的配合固定在盖体2上。现有的振动电机没有第二壳体8,本技术为了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线性振动电机内部,且也为了防止线性振动电机漏磁而增加了第二壳体8,为了不增加线性振动电机的厚度,本技术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的第一壳体I的厚度减为传统线性振动电机的壳体厚度的一半,第二壳体8的厚度与第一壳体I的厚度相同,这样就即可不增加线性振动电机的厚度还可以起到防尘、防漏磁等作用。用于制造上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如图2所示,将振动单元5固定于弹性支撑件6上组成第一壳体组件;弹性支撑件6与第一壳体I为一体结构,组装过程中用穿过定位孔10的支撑柱将振动单元5支撑固定,振动单元5与第一壳体I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然后通过焊接孔11将弹性支撑件6与振动单元5焊接固定。可使得振动单元5安装位置准确,安装完成后再将支撑柱从定位孔10处撤出,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保证振动电机的性能稳定;步骤2),如图3所示,将驱动单元4固定在盖体2上形成盖体组件;步骤3),将步骤I)完成的第一壳体组件与步骤2)完成的盖体组件装配为一体形成电机组件;是将盖体组件扣合在第一壳体组件上,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盖体组成的外围框架,所述外围框架内部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和振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上,所述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在所述外围框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便于支撑和定位所述振动单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弹性支撑件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焊接孔和所述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性振动电机,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盖体组成的外围框架,所述外围框架内部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且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和振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上,所述振动单元通过弹性支撑件悬置在所述外围框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便于支撑和定位所述振动单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弹性支撑件焊接为一体的焊接孔;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覆盖所述焊接孔和所述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与所述盖体相适配,所述第二壳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新董文强杨鑫峰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