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电路,属于保安器配套技术领域。主要与发明专利技术者已有的成果进行配套,将对发明专利技术者已申请的专利作进一步提升与完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是包含有一种优异的交流稳压电源,即能输出优异的浮充电电压,又能输出系统所需的工作电压,第二是设计有一种特殊的充放电电子开关,实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与放电的自动控制,当有交流电时使蓄电池变为浮充状,反之自动转变为蓄电池的放电状态,由此可解决蓄电池浮充时电压高,而放电时电压低的矛盾,另一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蓄电池放电时产生的宝贵的压降损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点一是性能优异,可以使交直流两种状态供电时,均为标准电压,二是价格相对低廉。它也可以用于与其它电子器件配套服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安器配套领域。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者已有了多项电子技术成果,属于保安器材类,均需要一种较好的稳压电源与之配套,这种配套源必须要在以下两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其保安性能才能充分得到保证,一是在交流供电应具有优异的性能。二是是应妥善解决蓄电池浮充与正常放电时的矛 盾,因在两种状态时蓄电池电压相差过大,不能为所供电的系统接受。现分别说明如下。一、现在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不能达到优良的电气性能。其主要原因一是防雷等级不高,雷雨天气可能会损害,或不能工作,将造成保安器失控的严重时段。二是不能在市电较宽的范围内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所配保安器材的应用范围。三是稳压数值不能灵活地调到有小数的稳压值,如13. 5伏,所以不能适应之配套的电器的要求。造成以上三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电子产品中的三端集成稳压电路(如三端稳压集成电路78系列)的固有性造成,78系列稳压集成电路输入端的电压不能太高,通常为30伏。而雷击时三端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可能超过此值。(即是增加了防雷管,仍有可能超过此值)便造成了第一方面的不足。造成第二方面的不足的原因是是,将220伏市电变为电子线路所需的低压后的桥式整流电压输出值,只能满足大多数情况的市电标准,在市电意外时过高时,其桥式整流输出就可能超过三端集成电路的输入额定值。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传统方法是,在桥式整流之后三端集成电路之前,新增加一级射随器,其目的是,当桥式整流电压过高后,由新射随器将输出限压,不超过三端集成电路输入的额定电压。这样的方案虽然扩展了桥式整流输出的上限值,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因为新增的射随器会产生附加损失电压降。在市电较低时,三端集成电路本可以工作,但因新增的射随器存在附加电压降,三端集成电路输入端就会变低,低于所需值,就不能稳压。之二是线路复杂。造成第三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的输出值往往是固定的某一整数值,不能满足需要有小数值的的浮充电压,如13. 6伏。二、按传统的设计方法,不能解决蓄电池浮充与正常放电时的矛盾,因两种情况电压相差I. 4伏以上,所配套保安器难以接受。保安器一般都配有蓄电池,专利技术者所配的蓄电池电压为12伏,厂家明确指出其浮充电压应在13. 3到13. 8伏之间才科学。如果按很多产品的设计方法,让交流电直接浮充蓄电池,而由蓄电池再向工作系统供电,这样整个系统将长期工作在浮充的电压上,比正常的电压12伏高出I. 4伏,所配电器难以接受。如果简单地将蓄电池浮充电压降压低到正常的12伏,再向所配的系统供电,又产生新矛盾,因为蓄电池在放电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很快由较高的浮充电压下降到12伏,因此在浮充时原本所降正确的电压又将低落I. 4伏,必然会影响了配套的电子线路性能不正常。此外,这种稳压电源还涉及造价成本与可靠性等多方面的约束,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的配套电源电路,使该电子电路一是具有很强的抗雷能力,二是可以在市电变化较大的地放与时段能正常工作,三是可以调整成稳压所需的任意值,四是具有过压过流保护性能,四是能妥善解决浮充电压高,而放电工作时电压低的情况,主要目的一是能与专利技术者已有的专利成果能很好地配合,产生更好的技术效果,二是为开发其它电子产品提供更大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措施是I、交直流混合电路是由变压器、桥式整流输出,防雷管、输出电压调整管,基准电压支路,备份保护支路、过流保护支路,浮充隔离电阻,充放电电子开关,充放电控制电路,交流输出平衡二极管,共同组成;其具体线路是用变压器低压的二次侧连接了一个桥式整流单元,桥式整流的输出连接了四路;之一是与地线间连接了一只防雷管;之二与地线之间连接了一只电容;之 三是连接了一只三极管即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集电极;之四是连接了一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三条支路;之一是基准电压支路,该支路是基极连接了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串联了一只电阻接地;之二是备份保护支路,该支路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另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接地;之三是一只电容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用一只电阻一端接在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发射极,另一端作为稳压电路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用两只二极管串联,二极管正极的一端接在了调整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在调整流器管的发射极浮充电压的输出点。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经过两只二极管串联后成为了交直流混合电路电压输出点。用一只电阻与二极管串联,二极管正极端接在了稳压电路的浮充电压输出点,二极管负极端接在第一支路稳压管与电阻的串联接点,该接点连接了一个电容的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用一只电阻即是浮充隔离电阻的一端接在了浮充电压输出点,另一端接在了蓄电池的正极,在该点同时接了一只PNP三极管即是充放电电子开关的发射极,用一只电阻的一端接在了该三极管的基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该管集电极接在了交直流混合电路电压输出点。用一只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桥式整流输出,其负极连接在了充放电电子开关的基极。2、接在输出电压调整管对地的第二支路中的稳压管与第一支路稳压管参数相同,然后经过两个二极管串联后结地。3、输出电压调整管与充放电电子开关均是闻反压大功率管。4、备份保护支路所串的二极管是由数个二极管串联组成。5、所用二极管是面结合型二极管。6、浮充隔离电阻散热功率应用较大瓦数的电阻。对以上措施进一步解释如下一、措施总述本措施的线路主要由交直流稳压与直流两大部分组成,而直流部分又包含有浮充电路、以及交直流混合部分两部分。交流稳压部分主要作用之一是输出蓄电池所需的浮充电压,之二是在浮充时段又成为工作系统的电源,该部分是整个专利技术的基础。直流部分中的浮充电路是利用交流部分输出的浮充所需的电压充电,对蓄电池进行科学的维护。而直流部分中的混合电路主要作用之一是将交流部分为工作电压系统提供的稳压源作平衡,使之成为工作系统所需的电压。之二是妥善解决蓄电池在浮充时需要电压高,而在放电时电压又变低的矛盾。各部分各有特点,相互一体。二、交流稳压部分说明(一)、稳压的主要原理输出电压调整管接成了射随器放大形式,具有很强的负反馈,一旦基极基准电路线路参数确定后,调整管就可以稳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上。(二)、过流保护原理当输出电流过大时,调整管发射极所串联的电阻压降增大,(图I中12),超过一定值时,过流保护支路中的二极管(图I中11)导通,自动形成对调整管保护。(三)、过压保护原理当输入电压过高时,第一条支路上(图I中7支路)的电阻压降增大时,第二条支路(图I中10)立即导通,输出电压调整管基极电压被钳位到第二支路稳压的额定数,输出电压被钳位到额定值。(四)、本专利技术线路特点之一,基准电压支路,(即是射随器基极第一支路)的组成与意义。该支路指附图I中7,是由元件8与9两元件串联的支路。其意义是,该支路的压降决定了本专利技术的输出电压,所以调整两元件的压降,就是调整输出电压。在设计中,稳压管8是基极压降的主要要部分,而它的压降主要决定于稳压管参数,根据输出值即可粗略确定该稳压管的稳压值,即是调件8实现输出电压粗调。元件9的压降是该支路压降的微小部分,调整该件是实现输出电压的精调。为便于调试与保证元件9的压降精度,本专利技术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设计了由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交直流混合电路,其特征是:由变压器、桥式整流输出,防雷管、输出电压调整管,基准电压支路,备份保护支路、过流保护支路,浮充隔离电阻,充放电电子开关,充放电控制电路,交流输出平衡二极管,共同组成;其具体线路是:用变压器低压的二次侧连接了一个桥式整流单元,桥式整流的输出连接了4路;之一是与地线间连接了一只防雷管;之二与地线之间连接了一只电容;之三是连接了一只三极管即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集电极;之四是连接了一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三条支路;之一是基准电压支路,该支路是基极连接了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串联了一只电阻接地;之二是备份保护支路,该支路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另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接地;之三是一只电容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用一只电阻一端接在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发射极,另一端作为稳压电路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用两只二极管串联,二极管正极的一端接在了调整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在调整流器管的发射极浮充电压的输出点;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经过两只二极管串联后成为了交直流混合电路电压输出点;用一只电阻与二极管串联,二极管正极端接在了稳压电路的浮充电压输出点,二极管负极端接在第一支路稳压管与电阻的串联接点,该接点连接了一个电容的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用一只电阻即是浮充隔离电阻的一端接在了浮充电压输出点,另一端接在了蓄电池的正极,在该点同时接了一只PNP三极管即是充放电电子开关的发射极,用一只电阻的一端接在了该三极管的基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该管集电极接在了交直流混合电路电压输出点;用一只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桥式整流输出,其负极连接在了充放电电子开关的基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交直流混合电路,其特征是由变压器、桥式整流输出,防雷管、输出电压调整管,基准电压支路,备份保护支路、过流保护支路,浮充隔离电阻,充放电电子开关,充放电控制电路,交流输出平衡二极管,共同组成; 其具体线路是用变压器低压的二次侧连接了一个桥式整流单元,桥式整流的输出连接了 4路;之一是与地线间连接了一只防雷管;之二与地线之间连接了一只电容;之三是连接了一只三极管即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集电极;之四是连接了一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连接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 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三条支路;之一是基准电压支路,该支路是基极连接了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串联了一只电阻接地;之二是备份保护支路,该支路是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连接了另一只稳压管的正极,该稳压管的负极接地;之三是一只电容正极,该电容负极接地; 用一只电阻一端接在了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发射极,另一端作为稳压电路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用两只二极管串联,二极管正极的一端接在了调整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在调整流器管的发射极浮充电压的输出点; 浮充电压的输出点经过两只二极管串联后成为了交直流混合电路电压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芝,宁永敭,宁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郑敏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