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01 阅读:8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去毛刺刀具(20)具有带有四个切削刃的可转位切削镶块(28)。切削镶块具有主体部分和引导凹槽(54)。切削镶块滑动保持在镶块袋口(24)内,其中镶块的主体部分保持在镶块袋口的大致矩形细槽内,并且引导凹槽定位成接合镶块袋口的引导件(74)部分。切削镶块可通过弹簧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弹簧朝着延伸位置偏压切削镶块。切削镶块的滑动运动通过引导构件在引导凹槽内的滑动来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弹簧加载切削镶块以便对孔口去毛刺的刀具。
技术介绍
这种去毛刺刀具的实例在US 5755538中披露,其中通过接合在镶块后部凹槽内的弹簧加载的具有切削部分的切削镶块保持在刀具保持件内的径向向外密封窗口内。在第一实施例中,镶块在刀具保持件内可滑动引导并且可因此通过径向滑动或摆动离开刀具保持件的窗口而进出运动。镶块设计有垂直于其纵向轴线定位的横向凹槽。在此凹槽区域内,张紧销垂直于切削部分纵向轴线接合,并且在刀具保持件内平齐,而且由于凹槽在窗口滑动方向上的镶块滑动路径的镶块滑动方向上的尺寸而固定。镶块只具有一个包括两个切削刃的切削部分。一个切削刃可以在向前方向上操作,而另一个切削刃在相反方向上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四个切削刃以便去毛刺操作的可转位切削镶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双侧可转位切削镶块的去毛刺刀具。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转位切削镶块,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和两者之间的周表面;以及两个相同的相对切削部分,每个切削部分包括两个相同的切削刃,每个切削刃位于前刀面和后刀面之间,两个切削部分相对于切削镶块的主要对中平面反射对称,每个切削部分的两个相同的切削刃相对于切削镶块的副对中平面P2反射对称;底表面,包括两个底表面区段和在两者之间从底表面区段朝着顶表面向内延伸的的单个引导凹槽,引导凹槽具有垂直于主对中平面指向的纵向轴线。如果需要,切削镶块在顶表面内设置袋口。按照本专利技术,前刀面位于顶表面内,并且后刀面位于切削镶块的周表面内。最好是,两个底表面区段是平和共面的。最好是,切削镶块在切削镶块的顶视图内是八面体形状。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去毛刺刀具,包括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切削镶块;以及刀具主体,具有其中切削镶块可滑动保持的镶块袋口,镶块袋口经由开口朝着刀具主体的周表面开放,至少一个镶块袋口包括细槽和引导构件,其中引导构件接合引导凹槽,并且切削镶块至少部分位于细槽内;通过朝着延伸位置偏压切削镶块的弹簧,切削镶块可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滑动,其中在延伸位置上,给定切削部分从开口伸出超过周表面。按照本专利技术,弹簧是压缩弹簧。通常,切削镶块通过保持构件保持在延伸位置。最好是,在延伸位置上,保持构件邻靠切削镶块的保持表面。如果需要,切削镶块在其顶表面内具有凹口,并且保持表面是顶表面内凹口的一部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应用,去毛刺刀具的刀具主体包括钻具的柄部。附图说明为了更好理解,现在只通过实例,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去毛刺刀具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去毛刺刀具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切削镶块的顶部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切削镶块的底部透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块的顶视图;图6是图3所示的切削镶块的底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去毛刺刀具转动90°的局部侧视图,其中去除了切削镶块;图8是沿着线VIII-VIII截取的图7所示的去毛刺刀具的截面图;图9是图7所示的去毛刺刀具的视图,其中切削镶块保持在镶块袋口内;图10是沿着线X-X截取的图9所示的去毛刺刀具的截面图;以及图11是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去毛刺刀具相结合的钻具。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考图1和2,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去毛刺刀具20。去毛刺刀具20具有限定从前向后的方向的纵向转动轴线A,并且包括在其中滑动保持可转位镶块28的刀具主体22的前端26处具有镶块袋口24的大致圆柱形刀具主体22。切削镶块28在图3-6中更加详细描述,并且包括顶表面30、底表面32以及在顶表面和底表面30、32之间延伸的周表面34。应该理解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例如“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方向术语是便于相互区分不同表面的术语。虽然这些术语对于特定部件取向来说可以有意义,它们只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打算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切削镶块28在顶部和底部视图中是八面体形状,并且具有相同的相对切削部分36,每个切削部分36包括两个相同的直切削刃38,每个切削刃38位于前刀面40和后刀面42之间。因此,切削镶块28具有总共四个切削刃38,它们都与切削镶块28的顶表面30相关。每个后刀面42位于周表面34内,每个前刀面40位于顶表面30内并且形成顶表面30内的切屑槽44的一部分。每个切屑槽44与顶表面30的主顶表面区段46汇合。主顶表面区段46通常是平的。两个切削部分36相对于切削镶块28的主对中平面P1反射对称,并且每个切削部分36的两个相同的切削刃38相对于切削镶块28的副对中平面P2反射对称。周表面34包括两个相对的端表面48和两个相对的侧表面50,其中一个后刀面42位于每个端表面48和相邻侧表面50之间。端表面48和侧表面50不包括具有切削刃的任何部分。端表面48围绕主对中平面P1反射对称,其中每个端表面48属于给定的切削部分36,并且位于给定切削部分36的切削刃38之间。侧表面50围绕副对中平面P2反射对称,其中每个侧表面50位于切削部分36之间以及各自属于切削部分36之一的相邻切削刃38之间。切削镶块28的底表面32包括两个底表面区段52和两者之间的中央定位的引导凹槽54。两个底表面区段52通常是平和共面的,并且平行于主顶表面区段52,而且位于副对中平面P2的任一侧上。引导凹槽54从底表面区段52朝着主顶表面区段46向内延伸,并且平行于副对中平面P2运行,而且具有位于副对中平面P2内的纵向轴线B。副对中平面P2构成引导凹槽54的纵向对中平面,将其纵向分开。因此,切削镶块28包括具有形成其中的引导凹槽54的主体部分56。引导凹槽54包括位于副对中平面P2的任一侧上的相对的平邻靠表面58,从底表面区段52向内延伸离开并且与在邻靠表面58之间延伸的纵向延伸凹槽桥接表面60汇合。为了随后的描述,应该注意到(见图6)每个侧表面50具有第一长度L1,并且引导凹槽54具有第二长度L2,每个长度在引导凹槽54的纵向轴线B的方向上测量,第一长度L1小于第二长度L2。切削镶块28在顶表面30内设置凹口66。凹口66包括从切削镶块28的顶表面30向内延伸到凹口66的底表面70的凹口表面68。凹口表面68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切削镶块28的保持表面65。现在参考图7和8。镶块袋口24具有大致矩形细槽72以及引导构件74。大致矩形细槽72具有第一宽度W1,并且引导构件74具有第二宽度W2,两个宽度在去毛刺刀具20的纵向转动轴线A的方向上测量;其中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镶块袋口24经由第一开口78朝着刀具主体22的周表面76开放。镶块袋口24从刀具主体22的周表面76相对于去毛刺刀具20的转动轴线A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在图8的截面图中,刀具主体22的周表面76是大致圆形的,具有给定半径R,其中转动轴线A位于圆形的原点O处。大致矩形细槽72包括通过侧壁84结合的相对的上壁和下壁80、82。下壁82包括平行于上壁80的两个下壁区段86。引导构件74位于两个下壁区段86之间,并且向上伸出并从中朝着上壁80离开。引导构件74具有纵向轴线C,并且包括相对的平引导构件支承表面88。引导构件支承表面88朝着上壁80从各自下壁区段86延伸离开并且与在两个引导构件支承表面88之间延伸的纵向延伸引导构件桥接表面90汇合。因此,引导构件74形成伸入镶块袋口2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位切削镶块(28),包括:顶表面(30)、底表面(32)和两者之间的周表面(34);以及两个相同的相对切削部分(36),每个切削部分(36)包括两个相同的切削刃(38),每个切削刃(38)位于前刀面(40)和后刀面(42)之间,两个切削部分(36)相对于切削镶块的主要对中平面(P1)反射对称,每个切削部分(36)的两个相同的切削刃(38)相对于切削镶块(28)的副对中平面(P2)反射对称;底表面(32),包括两个底表面区段(52)和在两者之间从底表面区段(54)朝着顶表面(30)向内延伸的的单个引导凹槽(54),引导凹槽(54)具有垂直于主对中平面(P1)指向的纵向轴线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赫克特M阿布拉姆森D门
申请(专利权)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L[以色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