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132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点分析预制件的多层次结构、多类型单胞及其排列组合方式对预制件渗透率空间分布的影响,建立渗透率及其分布与结构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揭示复合材料浸润缺陷的形成机理与规律,发展浸润缺陷的形成判据与控制方法,从而促进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航天、汽车、建筑、风电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在“大型飞机”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材料技术“结构功能复合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 下,复合材料液态模塑成型因其整体化、低成本、净尺寸的结构件制造特点而倍受关注。然而在其制品中经常出现干斑与孔隙等浸润缺陷,它们的形成与纤维预制件渗透性能的不均匀性密切相关。因此,构建预制件渗透率及其分布与多层次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模型,进而精确预报复合材料浸润缺陷,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它具有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测试结果误差小,能够准确构建预制件渗透率及其分布与多层次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模型,进而精确预报复合材料浸润缺陷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这四个压电传感器称为“外圈压电传感器”);纤维织物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压电传感器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和溢料口,注射口与流体注射装置相连,溢料口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所述注射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中心处,溢料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边缘。所述流体注射装置可以是树脂注射泵。所述流体注射装置用的液态流体可以是大豆油或树脂。所述上模上设有透视窗。所述模腔厚度支架由相同或不同厚度的不锈钢框板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组成不同厚度的模腔。本测试装置的通用性强,无论是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天然植物纤维、有机高分子纤维等各种材料的纤维,还是编织布、单向布、非弯折织物、无纺布等各种几何构型的纤维,都可以用本装置测试其渗透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注射前的准备步骤;(2)注射的步骤;(3)测量试验数据,并计算渗透率的步骤。所述步骤(I)中,I)打开上模和下模,用酒精或丙酮等溶剂将模具表面的油性物质擦拭干净,晾干;按照纤维织物厚度选择或组合模腔厚度支架并用圆柱定位销固定,在模腔厚度支架内侧贴密封胶条(其厚度稍高于模腔厚度支架)。按密封条内部区域尺寸,裁剪纤维织物。注意纤维织物与密封胶条的缝隙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若缝隙太小,密封胶条在高度方向受压缩而发生宽度方向延展时将推挤纤维织物使其变形;若缝隙太大,将形成注射时的边缘效应使纤维织物渗透率测试严重失真。2)铺覆纤维织物后合上上模和下模,并锁模紧固。3)将溢料口与注射口接上耐压的塑料管;注射口与注射枪连接,溢料口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所述步骤(2)中,打开注射枪开关,将控制阀打开,向模腔内注入液体。等到完全浸润纤维织物后,关闭控制阀。所述步骤(3)中,I)每单位时间内流过纤维织物截面的流体体积流量(Q)可以通过用量杯测量在每单位时间内溢料口流出的流体体积而得到;2)外圈压电传感器与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记为流体流动方向上的长度(L),用H表示模腔的深度,则截面面积(A)是6. 28LH ;3)纤维织物上的压力差(ΛΡ)则取为在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测得的流体压力减去外圈压电传感器测得的流体压力;4)流体黏度(μ )则根据试验用流体的商品基础数据表查得;5)将上述物理量的数值代入Darcy定律,即可求得纤维织物的径向面内渗透率⑷。本技术的原理为达西定律, Q KAP^ =—— A μ ,Darcy (达西)定律以及物理量符号的说明在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树脂在增强材料中的流动模型通常采用Darcy定律。该模型对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学描述。这个定律可以表示为每单位时间内流过试样截面的树脂体积流量(Q)与截面面积(A)和试样上的压力差(ΛΡ)成正比,与试样流动方向上的长度(L)和黏度(μ)成反t匕,常量K的量纲是L2,被定义为渗透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展纤维预制件的多层次结构-渗透性能-树脂浸润行为-复合材料浸润缺陷的集成研究。重点分析预制件的多层次结构、多类型单胞及其排列组合方式对预制件渗透率空间分布的影响,建立渗透率及其分布与结构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揭示复合材料浸润缺陷的形成机理与规律,发展浸润缺陷的形成判据与控制方法,从而促进复合材料在我国航空航天、汽车、建筑、风电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上模;2、下模;3、模腔厚度支架;4、第一压电传感器;5、第二压电传感器;6、第三压电传感器;7、第四压电传感器;8、第五压电传感器;9、纤维织物;10、注射口 ;11、溢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上模I、下模2、模腔厚度支架3、第一压电传感器4、第二压电传感器5、第三压电传感器6、第四压电传感器7、第五压电传感器8 ;所述模腔厚度支架3被压紧在上模I和下模2之间;第一压电传感器4位于下模I中心处,第二压电传感器5、第三压电传感器6、第四压电传感器7、第五压电传感器8均匀分布在以第一压电传感器4为圆心的圆周上(第二压电传感器5、第三压电传感器6、第四压电传感器7、第五压电传感器8称为“外圈压电传感器”);纤维织物9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3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第一压电传感器4、第二压电传感器5、第三压电传感器6、第四压电传感器7、第五压电传感器8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 10 和溢料口 11,所述注射口 10设置在上模I的中心处,溢料口 11设置在上模I的边缘;注射口 10和流体注射装置相连,溢料口 11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所述上模I上设有透视窗。本实施例的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注射前的准备步骤;1)打开上模I和下模2,用酒精或丙酮等溶剂将模具表面的油性物质擦拭干净,晾干;按照纤维织物9的厚度选择或组合模腔厚度支架3并用圆柱定位销固定,在模腔厚度支架3内侧贴密封胶条(其厚度稍高于模腔厚度支架3)。按密封条内部区域尺寸,裁剪纤维织物9。注意纤维织物9与密封胶条的缝隙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若缝隙太小,密封胶条在高度方向受压缩而发生宽度方向延展时将推挤纤维织物9使其变形;若缝隙太大,将形成注射时的边缘效应使纤维织物渗透率测试严重失真。2)铺覆纤维织物9后合上上模I和下模2,并锁模紧固。3)将溢料口与注射口接上耐压的塑料管;注射口与注射枪连接,溢料口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2)注射的步骤;打开注射枪开关,将控制阀打开,向模腔内注入液体。等到完全浸润纤维织物9后,关闭控制阀。(3)测量试验数据,并计算渗透率的步骤。I)每单位时间内流过纤维织物截面的流体体积流量(Q)可以通过用量杯测量在每单位时间内溢料口流出的流体体积而得到;2)外圈压电传感器与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记为流体流动方向上的长度(L),用H表示模腔的深度,则截面面积(A)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纤维织物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压电传感器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和溢料口,注射口与流体注射装置相连,溢料口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所述注射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中心处,溢料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勻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纤维织物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压电传感器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和溢料口,注射口与流体注射装置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玺王照静董抒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