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在“大型飞机”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材料技术“结构功能复合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 下,复合材料液态模塑成型因其整体化、低成本、净尺寸的结构件制造特点而倍受关注。然而在其制品中经常出现干斑与孔隙等浸润缺陷,它们的形成与纤维预制件渗透性能的不均匀性密切相关。因此,构建预制件渗透率及其分布与多层次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模型,进而精确预报复合材料浸润缺陷,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它具有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测试结果误差小,能够准确构建预制件渗透率及其分布与多层次结构参数的相关性模型,进而精确预报复合材料浸润缺陷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这四个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纤维织物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压电传感器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和溢料口,注射口与流体注射装置相连,溢料口与流体收集和计量装置相连;所述注射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中心处,溢料口设置在上模或下模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模腔厚度支架、压电传感器;所述模腔厚度支架被压紧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压电传感器有五个,分布在下模上,其中一个位于下模中心处,另外四个均勻分布在以下模中心处的压电传感器为圆心的圆周上;纤维织物放置在模腔厚度支架所围的模腔内,并覆盖在压电传感器上,所述纤维织物径向面内渗透率测试装置还包括注射口和溢料口,注射口与流体注射装置相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