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32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克服目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准确性较低的不足,该设备包括四通阀、上游活塞容器、岩心夹持器以及下游活塞容器,上游活塞容器的两端分别与四通阀和岩心夹持器的上游工作室相连通,下游活塞容器的两端分别与四通阀和岩心夹持器的下游工作室相连通,四通阀与岩心夹持器的胶筒相连;上游活塞容器与岩心夹持器的上游工作室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岩心夹持器的下游工作室和下游活塞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上或者岩心夹持器的下游工作室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解决了泥页岩膜效率的评价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
技术介绍
井壁失稳一直是困扰油气井工程的难题之一,而90%以上的井壁失稳发生在泥页岩井段。泥页岩井壁失稳特性研究是井壁失稳研究的重点。泥页岩压力传递造成井壁失稳的作用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迫切研究的基础课题之一。泥页岩是以粘土矿物为主的固结程度较高的沉积岩,是泥岩和页岩的总称。泥页岩的渗透率一般在10_6 10_12微米2(μπι2)之间。由于泥页岩粘土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泥页岩本身就有半透膜效应,只是膜效率有限。当半透膜和活度差(钻井液活度<地层流体活度)同时存在时会形成一个指向井眼方向的渗透压,从而减缓压力传递速度,最终实现延长泥页岩井壁稳定周期的效果。如钻井液能够增加泥页岩半透膜效率可进一步井壁延长坍塌周期。钻井液半透膜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验证在水力压差或化学势差作用下,无裂缝泥页岩介质中水以及溶液各组分的运移规律及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评价钻井液是否能够形成半透膜,如存在还可进一步确定其膜效率。现有的评价钻井液半透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化学势原理,根据模拟岩心两端溶液化学势差而导致的电阻率变化来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阀(3)、上游活塞容器(4)、岩心夹持器(7)以及下游活塞容器(11),其中:所述上游活塞容器(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通阀(3)和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上游工作室相连通,所述下游活塞容器(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通阀(3)和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相连通,所述四通阀(3)与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胶筒相连;所述上游活塞容器(4)与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上游工作室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和所述下游活塞容器(11)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8),所述第二阀门(8)上或者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阀(3)、上游活塞容器(4)、岩心夹持器(7)以及下游活塞容器(11),其中 所述上游活塞容器(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通阀(3)和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上游工作室相连通,所述下游活塞容器(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四通阀(3)和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相连通,所述四通阀(3)与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胶筒相连; 所述上游活塞容器(4)与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上游工作室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 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和所述下游活塞容器(11)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8),所述第二阀门(8)上或者所述岩心夹持器(7)的下游工作室与所述第二阀门(8)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活塞容器(4)与所述岩心夹持器(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所述岩心夹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海龙徐博韬耿铁李自立邓义成刘罡吴彬林科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湖北创联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