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949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滴油设备,其包括:元件收纳部,所述元件收纳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元件收容槽道,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可收容若干元件;滴油器,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上方;支架组件,支撑所述元件收纳部以及滴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滴油设备可一次对多个元件进行滴油处理,提高了滴油效率,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制造速度,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使得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油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必须对组成机械设备的各个元件进行滴油处理,从而避免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各个元件之间相互磨损,从而出现安全故障,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只能对各个元件单独进行滴油处理,无法完成对批量元件进行滴油处理,降低了滴油效率,造成机械设备的制造速度缓慢,提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同时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滴油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批量元件进行滴油处理的滴油设备。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滴油设备,其包括元件收纳部,所述元件收纳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元件收容槽道,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可收容若干元件;滴油器,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上方;支架组件,支撑所述元件收纳部以及滴油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油器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延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台,所述元件收纳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油设备包括元件转移部,所述元件转移部包括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延伸至所述支撑台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置有元件中转部,所述导引槽延伸至所述元件中转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油设备包括固定基部,所述元件转移部与所述支架组件都设置于所述固定基部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基部包括底壁以及自底壁周侧延伸出的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油设备包括连接所述滴油器的储油部,所述支架组件支撑所述储油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滴油设备可一次对多个元件进行滴油处理,提高了滴油效率,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制造速度,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使得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滴油设备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为滴油设备,100 ;支架组件,10 ;支撑台,11 ;元件收纳部,12 ;元件中转部,13 ;滴油器,20 ;弹性部,21 ;元件转移部,30 ;导引槽,31 ;固定基部,40 ;储油部,5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滴油设备100,其包括元件收纳部12,所述元件收纳部1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元件收容槽道,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可收容若干元件;滴油器20,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12的上方;支架组件10,支撑所述元件收纳部12以及滴油器20。其中,元件收纳部12的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均可收容若干元件,并且各个元件的待滴油面均朝向上方,因此在每个元件收容槽道中的元件可同时完成滴油,不需要对元件进行位置调整,可提高元件滴油效率。当然,本技术中的元件收容槽道内部可能包括适应元件设置的凸出部或者卡持部,以提高元件在该元件收容槽道之中稳定性,以便于后期对元件进行滴油处理时,避免滴错油所造成的油量浪费,节省滴油成本。特别的,支架组件包括延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台11,所述元件收纳部12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1上表面。具体的,支撑台11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元件收纳部12包括可于前述导轨中移动,提高元件收纳部12在支撑台11的移动能力,便于针对滴油器20进行位置调整,同时在经过多次滴油处理之后,元件上油滴会滑入元件收纳部12之中,元件收纳部12可通过导轨脱离该支撑台11,以便于后期对元件收纳部12的清洗。所述滴油器20还包括弹性部21,所述弹性部21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10上。具体的,弹性部21悬挂于支架组件10上,滴油器20通过该弹性部21设置于支架组件10上。在元件收纳部12收纳满元件后,操作人员自上而下移动该滴油器20至可对元件收纳部12中元件进行滴油的位置,并启动该滴油器20以对元件进行滴油处理,由于元件收纳部12限定了元件的排布,使得元件在元件收纳部12中为阵列排布,因此操作人员可调整滴油器20对整排或整列的元件进行滴油处理,从而提高滴油效率。在完成上述滴油处理之后,操作人员松开滴油器20后,滴油器20在弹性部21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以准备后续的滴油处理。所述滴油设备100包括元件转移部30,所述元件转移部30包括导引槽31,所述导引槽31延伸至所述支撑台11上表面。具体的,元件转移部30为一流水线,其出料端设置有一导引槽31,元件通过该流水线以及后续的导引槽31进入支撑台11上表面。特别的,支撑台11上表面设置有元件中转部13,所述导引槽31延伸至所述元件中转部13中。通过设置元件转移部30,可以提高元件进入元件收纳部12的效率,使得滴油设备100的滴油效率更高,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述滴油设备100包括固定基部40,所述元件转移部30与所述支架组件10都设置于所述固定基部40上方。具体的,所述固定基部40包括底壁以及自底壁周侧延伸出的侧壁。特别的,固定基部40的尺寸超过支架组件10以及元件转移部30的于固定基部40的投影面积。通过设置所述固定基部40面积大于前述支架组件10以及元件转移部30的于固定基部40的投影面积,使得元件在移动或滴油过程中出现脱离支架组件10或元件转移部30时候,不会离开滴油设备100太远距离,会停留于固定基部40之中,方便寻找,避免由于寻找元件导致滴油效率慢或者设备运转隐患。所述滴油设备100包括连接所述滴油器20的储油部50,所述支架组件10支撑所述储油部50,储油部50收容大量油,可对滴油器20提供大量油,保证滴油设备100可以长时间进行滴油处理,而不会因为要频繁添油导致滴油效率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滴油设备100可一次对多个元件进行滴油处理,提高了滴油效率,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制造速度,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使得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滴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设备包括:元件收纳部,所述元件收纳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元件收容槽道,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可收容若干元件;滴油器,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上方;支架组件,支撑所述元件收纳部以及滴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设备包括元件收纳部,所述元件收纳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元件收容槽道,每个元件收容槽道可收容若干元件;滴油器,位于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上方;支架组件,支撑所述元件收纳部以及滴油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滴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器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滴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延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台,所述元件收纳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设备包括元件转移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