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培养与生化鉴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625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化培养与生化鉴定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它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1)与顶盖(3),所述底盘(1)包括培养池(11)和容置区(12),所述容置区的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所述培养子槽(2)呈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2)窄端朝向培养池(11),搁置在库位内,培养子槽(2c)的顶部设有盖板(21c),靠近盖板(21c)长边的一端设有液体入口孔(211)、气孔(212)、遮挡板Ⅰ(213)和遮挡板Ⅱ(2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增菌培养、涂布接种、生化鉴别一体化,降低了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和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结果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化培养与生化鉴定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物医学检测和研究中,如何快捷准确地鉴别出样品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种类、遗传变异的状态,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检验项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API生化鉴定试剂盒将操作繁琐、解释冗长的传统方法微量化和标准化,将生化试验试剂条和数据库结合起来。但是API生化鉴定试剂盒也存在如下缺陷I、API生化鉴定试剂盒不能实现增菌培养和生化鉴别的一体化,需要先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培养,而后在加入试剂条的小管中进行一系列的生化检验。由于培养器皿的转换以及试剂条塑料管的设计局限,需要一个无菌条件较高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被外界的菌污染,造成对检验结果的影响。2、含有一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只适合某些特定细菌的生长;如果待检样本所含的细菌是未知的,则必须采用多个培养皿,分别承装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来进行尝试性试验,以满足分离、鉴别细菌的需要。3、API生化鉴定试剂盒仍采用划线涂布接种,接种效率低下,不适合规模化操作。4、使用API生化鉴定试剂盒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市售试剂盒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培养与生化鉴定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1)和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设置于底盘(1)中央下凹的培养池(11)和围绕在培养池(11)四周的环形容置区(12),所述容置区(12)包括向培养池(11)倾斜的倾斜底(121)、设置在倾斜底(121)上表面的若干个条状凸起(122)、内周壁(123)和外周壁(124),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外翻与容置区的内周壁(123)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所述底盘(1)上设有数个培养子槽(2c),所述培养子槽(2c)为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2c)窄端朝向培养池(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培养与生化鉴定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底盘(I)和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I)包括设置于底盘(I)中央下凹的培养池(11)和围绕在培养池(11)四周的环形容置区(12), 所述容置区(12)包括向培养池(11)倾斜的倾斜底(121)、设置在倾斜底(121)上表面的若干个条状凸起(122)、内周壁(123)和外周壁(124),所述培养池(11)的上沿外翻与容置区的内周壁(123)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起(122)围绕培养池(11)呈放射状排列,将容置区(12)分隔成数个扇形库位; 所述底盘(I)上设有数个培养子槽(2c ),所述培养子槽(2c )为空心楔形体,培养子槽(2c)窄端朝向培养池(11),搁置在容置区(12)的库位内,培养子槽(2c)的顶部设有盖板(21c),所述盖板(21c)呈梯形,所述盖板(21c)的长度与培养子槽(2c)的槽口长度相等,所述盖板(21c)与培养子槽(2c)的上沿闭合固定,靠近盖板(21c)的长边的一端设有液体入口孔(211)、气孔(212)、遮挡板I (213)和遮挡板II (214),所述气孔(212)设在液体入口孔(211)与盖板(21c)的长边之间,所述遮挡板I (213)呈弧形T字板,T字板的横部设在盖板(21c)之上,T字板的竖部设在盖板(21c)之下,所述遮挡板II (214)呈弧形一字板,且设在盖板(21c)之下,所述遮挡板I (213)的弧口朝向盖板(21c)的长边,所述遮挡板II (214)的弧口朝向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洋宋会盟王海晶赵万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语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