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菌培养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震荡培养是一种很常用的细菌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的堆积,使菌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充分的接触,促使菌体更加旺盛的分裂。在培养某些细菌时,每种细菌需要做20个左右的样品,每个样品都需要在震荡培养箱中震荡培养。目前市场上各类震荡培养箱均为针对三角烧瓶的结构,不适合固定试管,同时每层震荡摇床上仅有10-12个固定装置,震荡培养的效率十分低下。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细菌培养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同时完成多个样品的同步测定,减少实验时间,可充分提高震荡培养箱使用效率的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包括能够与震荡培养箱固定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上设置有滑道7,与滑道7通过紧固螺栓8滑动连接有连接片2,连接片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绑扎带3,在连接片2的轴向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上柔性凸台4和下柔性凸台5,并且上柔性凸台4的上端面高于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包括能够与震荡培养箱固定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滑道(7),与滑道(7)通过紧固螺栓(8)滑动连接有连接片(2),连接片(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绑扎带(3),在连接片(2)的轴向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上柔性凸台(4)和下柔性凸台(5),并且上柔性凸台(4)的上端面高于下柔性凸台(5)的上端面,上柔性凸台(4)的上端面和下柔性凸台(5)上端面之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上所夹的角度α取值范围是:6?10度,在底板(1)上设置有多排滑道(7),每个滑道(7)上都配有多个由连接片(2)、绑扎带(3)、上柔性凸台(4)、下柔性凸台(5)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大批量震荡培养装置,包括能够与震荡培养箱固定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上设置有滑道(7),与滑道(7)通过紧固螺栓(8)滑动连接有连接片(2),连接片(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绑扎带(3),在连接片(2)的轴向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上柔性凸台(4)和下柔性凸台(5),并且上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雷明,李燕,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