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夹式进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528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夹式进瓶装置,包括环形的传动机构,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每排接瓶夹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吹瓶后的双头软瓶在转送过程中,通过双排接瓶夹同时夹着双头软瓶的上下瓶口,对双头软瓶的上下瓶口进行精确定位,既避免了在转送过程中发生摆动,又实现了间隙变连续的自动衔接的作用(即实现吹瓶部分间隙作业与洗灌封连接作业自动衔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瓶液体包装的吹洗灌封生产机组,尤其涉及一种瓶夹式进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瓶液体包装领域中,常采用一种回转式吹、洗、罐、封一体机,这种设备产量高,易实现塑料瓶自动吹瓶、洗瓶、灌装和封口作业。现有的塑料瓶吹洗灌封生产机组主要包括吹瓶部分、洗灌封部分、以及瓶子传送部分。瓶子转送部分包括瓶子交接装置,包括取瓶机构和驱动取瓶机构左右移动的伺服机构,其中,取瓶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安装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与吹瓶部分的出瓶机·构交接瓶子的取瓶手指;连续进瓶轨道,连接至洗灌封部分,其具有与取瓶手指交接瓶子的多个接瓶夹。上述塑料瓶吹洗灌封生产机组中瓶子交接装置和连续进瓶轨道均设有一排接瓶夹。在瓶子转送过程中,该排接瓶夹只能夹着塑料瓶的一瓶口,适用于单头塑料瓶。若采用该塑料瓶吹洗灌封生产机组中的瓶子交接装置转送双头软瓶,也只能夹着双头软瓶的一瓶口,而另一瓶口在转送过程中易摆动,不利于精确定位;同时,为了实现将吹瓶部分间隙作业与洗灌封连接作业自动衔接,该塑料瓶吹洗灌封生产机组采用瓶子交接装置和连续进瓶轨道,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夹式进瓶装置,该瓶夹式进瓶装置易实现吹瓶后双头软瓶在瓶子转送过程中双头定位,既避免了在转送过程中发生摆动,又实现了吹瓶部分间隙作业与洗灌封连接作业自动衔接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瓶夹式进瓶装置,包括环形的传动机构,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每排接瓶夹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在上下位置上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瓶夹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以及拉紧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带传送机构,所述带传送机构包括环形的同步带,每排同步带上等间距地设置导向块,两排同步带上的导向块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传送机构还包括轴、齿轮和两个主动带轮,所述轴竖直设置,所述齿轮安装在轴的一端部,两个主动带轮安装在轴的另一端部,每个主动带轮驱动一个同步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环形的传动机构为环形的带传送机构,所述带传送机构包括环形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有两排导向块,每排导向块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传送机构还包括轴、齿轮和主动带轮,所述轴竖直设置,所述齿轮安装在轴的一端部,所述主动带轮安装在轴的另一端部,所述同步带由主动带轮驱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所述链条传送机构包括环形链条,每排环形链条上等间距地设置导向块,两排环形链条上的导向块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链条传送机构还包括轴、齿轮和两个主动链轮,所述轴竖直设置,所述齿轮安装在轴的一端部,两个主动链轮安装在轴的另一端部,每个主动链轮驱动一个环形链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环形的传动机构为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所述链条传送机构包括环形链条,环形链条上设有两排导向块,每排导向块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链条传送机构还包括轴、齿轮和主动链轮,所述轴竖直设置,所述齿轮安装在轴的一端部,所述主动链轮安装在轴的另一端部,所述环形链条由主动链轮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每排接瓶夹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吹瓶后的双头软瓶在转送过程中,通过双排接瓶夹同时夹着双头软瓶的上下瓶口,对双头软瓶的上下瓶口进行精确定位,既避免了在转送过程中发生摆动,保证了后续焊合步骤的“连续”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又实现了间隙变连接自动衔接的作用(即实现吹瓶部分间隙作业与洗灌封连接作业自动衔接)。附图说明图I为瓶夹式进瓶装置的剖面视图;图2为瓶夹式进瓶装置的俯视图。附图中1一接瓶夹;11一第一夹持体;12—第二夹持体;13—弹簧;2—同步带;3—导向块;4一轴;5一齿轮;6—主动带轮;7—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2所示,瓶夹式进瓶装置包括环形的传动机构,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1,每排接瓶夹I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I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接瓶夹I包括第一夹持体11、第二夹持体12、以及拉紧所述第一夹持体11和第二夹持体12的弹簧13。该接瓶夹I结构简单,无需驱动机构驱动其打开和关闭,接瓶夹I在关闭时还留有供瓶口塞入的开口,当瓶口塞入后,在弹簧13的拉紧力作用下,夹持住瓶子并在环形移动过程中送入洗灌封部分进行后续处理。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带传送机构,带传送机构包括环形的同步带2、轴4、齿轮5和两个主动带轮6,如图I所示。轴4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机架7上,齿轮5固定安装在轴4的底端部,齿轮5由后续的洗灌封带动。两个主动带轮6安装在轴4的顶部,其中一个主动带轮位于另一个主动带轮的上方,上下的主动带轮6分别驱动一个同步带2。每排同步带2上等间距地设置导向块3,两排同步带2上的导向块3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各所述导向块3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I。齿轮5被驱动转动时,齿轮5同时也带动轴4转动,轴4同步带动两个主动带轮6 —起旋转,两排环形的同步带2也随即运动起来,进而驱动导向块3和导向块3上的接瓶夹I一起运动。上述仅描述了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带传送机构的结构,还可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同样也可实现两排上的接瓶夹I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并作环形移动。第一种为环形的传动机构为环形的带传送机构,带传送机构包括轴、齿轮、主动带轮和环形的同步带,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机架上,齿轮安装在轴的底端部,主动带轮安装在轴的顶端部,同步带由主动带轮驱动,同步带上设有两排导向块,每排导向块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I。第二种为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链条传送机 构,链条传送机构包括环形链条、轴、齿轮和两个主动链轮,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机架上,齿轮安装在轴的底端部,两个主动链轮安装在轴的顶端部,每个主动链轮驱动一个环形链条,每排环形链条上等间距地设置导向块,两排环形链条上的导向块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I。第三种为环形的传动机构为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链条传送机构包括环形链条、轴、齿轮和主动链轮,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机架上,齿轮安装在轴的底端部,主动链轮安装在轴的顶端部,环形链条由主动链轮驱动,环形链条上设有两排导向块,每排导向块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各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I。吹瓶部分间歇吹出的双头软瓶通过出瓶机构送向瓶夹式进瓶装置,瓶夹式进瓶装置的上一排中的接瓶夹I的开口与双头软瓶的上瓶口对应,下一排中的接瓶夹I的开口与双头软瓶的下瓶口对应时,在随后的切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瓶夹式进瓶装置,包括环形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1),每排接瓶夹(1)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1)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瓶夹式进瓶装置,包括环形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环形的传动机构上设有两排可作环形移动、且水平向外伸出环形的传动机构的接瓶夹(1),每排接瓶夹(I)为多个、且等间距设置,两排上的接瓶夹(I)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瓶夹式进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瓶夹(I)包括第一夹持体(11 )、第二夹持体(12 )、以及拉紧所述第一夹持体(11)和第二夹持体(12 )的弹簧(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夹式进瓶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的传动机构为两排环形的带传送机构,所述带传送机构包括环形的同步带(2),每排同步带(2)上等间距地设置导向块(3),两排同步带(2)上的导向块(3)在上下位置上一一对应,各所述导向块(3)上设有所述的接瓶夹(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夹式进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送机构还包括轴(4 )、齿轮(5 )和两个主动带轮(6 ),所述轴(4 )竖直设置,所述齿轮(5 )安装在轴(4 )的一端部,两个主动带轮(6)安装在轴(4)的另一端部,每个主动带轮(6)驱动一个同步带(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夹式进瓶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的传动机构为环形的带传送机构,所述带传送机构包括环形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有两排导向块,每排导向块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