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刹车电动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464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置刹车电动轮毂,包括电机轴、轮毂、磁轭组件、定子总成、齿轮箱、盖板、刹车组件,所述的盖板封盖在轮毂上,盖板通过半圆头螺丝与轮毂固定连接,盖板与轮毂构成一个扁平形的空腔,所述的刹车组件穿过盖板中心轴承与齿轮箱左端面连接;所述的齿轮箱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的电机轴的左端是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三齿轮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的第四齿轮压装在盖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给一种体积小,效率高,刹车内置的内置刹车和带手动离合刹车的电动轮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代步车、电动轮椅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轮椅的内置刹车轮毂。
技术介绍
现代的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代步车及电动轮椅车,越来越趋于自重轻、搬运储存方便、省电运行时间长,操作使用方便安全。而目前一般采用的电机是圆柱式有刷直流电机,此种电机安装使用在上述的代步工具上,有几点不足之处一、为了减速、增大扭矩,需外加齿轮变速箱,这样以来驱动部分整体重量增大。二、采用的是自锁性蜗杆传动,传动效率低,只有50%左右,为达到额定的扭矩会 消耗更大的电流,所以传动效率较低。三、此类电机内部无刹车,刹车安装在电机外部。增大了外形尺寸,也容易碰伤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置刹车轮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轮椅的驱动部分体积过大,效率低,刹车安装在外部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刹车电动轮毂,包括电机轴、轮毂、磁轭组件、定子总成、齿轮箱、盖板、刹车组件,所述的盖板封盖在轮毂上,盖板通过半圆头螺丝与轮毂固定连接,盖板与轮毂构成一个扁平形的空腔,所述的电机轴、磁轭组件、定子总成、齿轮箱设置在扁平形的空腔内,所述的齿轮箱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的定子总成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刹车电动轮毂,包括电机轴(2)、轮毂(3)、磁轭组件(4)、定子总成(5)、齿轮箱(6)、盖板(8)、刹车组件(10),所述的盖板(8)封盖在轮毂(3)上,盖板(8)通过半圆头螺丝(7)与轮毂(3)固定连接,盖板(8)与轮毂(3)构成一个扁平形的空腔,所述的电机轴(2)、磁轭组件(4)、定子总成(5)、齿轮箱(6)设置在扁平形的空腔内,所述的刹车组件(10)穿过盖板中心轴承(18),所述的齿轮箱(6)包括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所述的定子总成(5)紧固在齿轮箱(6)右端面上,定子总成(5)设置在磁轭组件(4)上;所述的电机轴(2)贯穿磁轭组件(4)与定子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刹车电动轮毂,包括电机轴(2)、轮毂(3)、磁轭组件(4)、定子总成(5)、齿轮箱(6)、盖板(8)、刹车组件(10),所述的盖板(8)封盖在轮毂(3)上,盖板(8)通过半圆头螺丝(7)与轮毂(3)固定连接,盖板(8)与轮毂(3)构成一个扁平形的空腔,所述的电机轴(2)、磁轭组件(4)、定子总成(5)、齿轮箱(6)设置在扁平形的空腔内,所述的刹车组件(10)穿过盖板中心轴承(18),所述的齿轮箱(6)包括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所述的定子总成(5)紧固在齿轮箱(6)右端面上,定子总成(5)设置在磁轭组件(4)上;所述的电机轴(2)贯穿磁轭组件(4)与定子总成(5),电机轴(2)右端与轮毂(3)的中心轴承(I)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组件(10)穿过盖板(8)与齿轮箱(6)左端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多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