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管离心机用拔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57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管离心机用拔管钳。拔管车上通过左、右轴承体、固定主轴,主轴的左端固定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固定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固定在拔管车上,主轴的右端固定钳座,钳座上均匀铰接以主轴轴线为中心的连杆机构的左端,连杆机构上铰接钳块,连杆机构的右端与拉杆的右端铰接,拉杆的左端间隙地穿过主轴的轴孔与浮动轴承体的转动体固定,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固定在拔管车上,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与油缸体的缸杆固定,油缸体固定在拔管车上。它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拔管钳,特别适合铸管离心机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口径离心机的拔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机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造成维护困难;2、原机构中拔管钳块与铸管管体接触面较小,造成拔管时管体局部变形较大,且拔管比较困难,严重影响离心机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铸管离心机用拔管钳,它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拔管车上通过左、右轴承体、固定主轴,主轴的左端固定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固定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固定在拔管车上,主轴的右端固定钳座,钳座上均匀铰接以主轴轴线为中心的连杆机构的左端,连杆机构上铰接钳块,连杆机构的右端与拉杆的右端铰接,拉杆的左端间隙地穿过主轴的轴孔与浮动轴承体的转动体固定,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固定在拔管车上,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与油缸体的缸杆固定,油缸体固定在拔管车上。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运用连杆机构原理,利用多钳块增加接触面,形成均匀环向涨紧力,有效提高拔管成功率;2、旋转机构可保证提前拔管,防止大口径铸管椭圆变形;3、机构调整灵活,维护方便,便于生产不同规格铸管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拔管车2上通过左、右轴承体5、7固定主轴6,主轴6的左端固定大齿轮4,与大齿轮4啮合的小齿轮14固定在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15固定在拔管车2上,主轴6的右端固定钳座12,钳座12上均匀铰接以主轴6轴线为中心的连杆机构8的左端,连杆机构8上铰接钳块9,连杆机构8的右端与拉杆13的右端铰接,拉杆13的左端间隙地穿过主轴6的轴孔与浮动轴承体的转动体16固定,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3固定在拔管车2上,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3与油缸体I的缸杆固定,油缸体I固定在拔管车2上。所述的连杆机构8有6-8个。所述连杆机构8中心的拉杆13外间隙地套有辅助套筒11,辅助套筒11固定在钳座12上。油缸I收缩时,拉杆13带动连杆机构8撑开,所有的钳块9涨紧在铸管10的内壁上,形 成环向均匀张力,由拔管车2带动拔出铸管10。液压马达15带动铸管10继续旋转,防止铸管10再冷却过程中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管离心机用拔管钳,其特征在于:拔管车(2)上通过左、右轴承体(5、7)固定主轴(6),主轴(6)的左端固定大齿轮(4),与大齿轮(4)啮合的小齿轮(14)固定在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15)固定在拔管车(2)上,主轴(6)的右端固定钳座(12),钳座(12)上均匀铰接以主轴(6)轴线为中心的连杆机构(8)的左端,连杆机构(8)上铰接钳块(9),连杆机构(8)的右端与拉杆(13)的右端铰接,拉杆(13)的左端间隙地穿过主轴(6)的轴孔与浮动轴承体的转动体(16)固定,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3)固定在拔管车(2)上,浮动轴承体的不转体(3)与油缸体(1)的缸杆固定,油缸体(1)固定在拔管车(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管离心机用拔管钳,其特征在于拔管车(2)上通过左、右轴承体(5、7)固定主轴¢),主轴(6)的左端固定大齿轮(4),与大齿轮(4)啮合的小齿轮(14)固定在液压马达(15)的输出轴上,液压马达(15)固定在拔管车(2)上,主轴¢)的右端固定钳座(12),钳座(12)上均匀铰接以主轴(6)轴线为中心的连杆机构(8)的左端,连杆机构(8)上铰接钳块(9),连杆机构(8)的右端与拉杆(13)的右端铰接,拉杆(13)的左端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杰檀鹤青李玉梅郭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