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719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钳头以及与钳头固接的手柄,钳头包括为封闭圆环的固定部、绕固定部圆心均匀分布在固定部环内的多个浮动部以及滚动体,固定部与浮动部之间形成宽度渐变的变间隙,滚动体设置在变间隙内且分别与固定部和浮动部抵接,滚动体与固定部相对移动,干涉浮动部,改变变间隙宽度,达到了能够有效避免在调整管型工件与管钳的相对夹持位置时,管型工件从管钳夹持位置脱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型工件加工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管钳
技术介绍
在对管型工件进行加工时,经常需要将管型工件夹持住再对其进行下一步加工。通常对管型工件进行加工时,会采用管钳对管进行夹持。管钳将钳力转换进入扭力,用在扭动方向的力更大也就钳得更紧。现有的管钳,如申请号为201310698670.0的中国申请,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钳,包括受力点、螺丝、螺母、手柄,受力点的下方为增大受力点,螺母配套在螺丝上且安装于手柄支架上。该管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率更高。但是对连续性调整工作而言,需要经常调整管钳与管型工件的相对夹持位置。管钳需要进行夹紧、放松、夹紧、放松的过程,并循环进行,在放松过程中,管钳容易从钳口脱出,再进行需要管型工件调整比较频繁的加工工作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钳,在调整管型工件与管钳的相对夹持位置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管型工件从管钳夹持位置脱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钳,包括钳头以及与钳头固接的手柄,钳头包括滚动体、为封闭圆环的固定部以及绕固定部圆心均匀分布在固定部环内的多个浮动部,固定部与浮动部之间形成宽度渐变的变间隙,滚动体设置在变间隙内且分别与固定部和浮动部抵接,滚动体变间隙内滑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变间隙宽度渐变实现转动固定部时,滚动体与固定部发生相对滑动,利用滚动体在变间隙内滑动干涉变间隙的尺寸,从而影响浮动部的位置,当浮动部相互靠近时实现管钳的加紧,当浮动部相互远离时实现管钳的放松,实现利用全封闭的钳头完成对管型工件的夹紧与放松,避免在夹紧与放松的交替过程中,管型工件从钳头脱出,便于使用。较佳的,固定部环状的外圈为完整圆柱面,内圈由多段内分面绕外圈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拼接成,内分面为与外圈轴线平行的相同圆弧面,内分面圆弧半径大于内分面到外圈直径的最小距离,内分面数量与浮动部设置数量一致。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与外圈偏心设置的内分面实现,内圈与轴线的距离呈渐变的变化,易于实现变间隙宽度的渐变。同时在内圈形成分段的区域,使浮动部与滚珠的安装 定位更为容易。较佳的,浮动部为扇形,所有浮动部首尾相接形成完整圆环,单独浮动部设置在对应内分面与外圈轴线形成的区域内。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浮动部靠近固定部的面到固定部外圈轴线的距离相同,在浮动部与固定部之间形成完全相同的宽度渐变的变间隙。使浮动部在夹紧到极限情况下实现圆弧面与管型工件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应力,有利于保证管型工件外表面不被破坏。配合分段的内圈,使浮动部与滚珠的安装定位更为容易。较佳的,浮动部的半径较大的弧面上固接有凸台,凸台设置在浮动部的一端浮动部靠近凸台的一端设置在对应内分面距离外圈轴线较远的一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有效防止滚动体从变间隙宽度较宽的一边滑出,造成滚动体不能有效与浮动部和固定部接触,避免钳头因此丧失加持功能。较佳的,固定部环型的端面分别上固接有环形的端盖,端盖的内径大于所需夹持管型工件的直径。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保证工件能穿过钳头的同时,有效的维持钳头内各部分的相对位置,避免浮动部和滚动体脱离位置,实现管钳便于使用。较佳的,浮动部上开有定位槽,浮动部与端盖之间设置有与端盖转动连接的环形的定位板,定位板与外圈同轴,定位板上固接有与浮动部数量一致的定位块,定位块在定位槽内滑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浮动部与固定部之间的移动沿定位槽方向,使各浮动部同步的转动相同角度,从而使各浮动部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较佳的,相邻浮动部之间固接有弹簧,弹簧给各浮动部施加向彼此远离方向的力。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弹簧的压缩力给浮动部一个始终向靠近固定部的力,可以保证浮动部与滚动体的抵接状态,同时使浮动部不会干涉管型工件进入钳头,方便使用。较佳的,浮动部的端面上开有圆槽,圆槽底部固接有套杆,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不同浮动部的套杆上。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弹簧的连接位置隐藏在浮动部内,避免设置弹簧改变管钳的尺寸,弹簧压缩时利用弹簧的压缩力实现浮动部之间存在彼此远离的趋势,利用套杆实现弹簧位置的固定。较佳的,滚动体为滚柱,滚柱的母线长度与浮动部厚度一致。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圆柱面使滚动体分别与浮动部和固定部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可以有效的、稳定的实现滚动,使钳头内的结构更稳定。较佳的,滚动体为滚珠,固定部内圈开有外滑槽,浮动部靠近固定部内圈的端面上开有内滑槽,内滑槽和外滑槽之间形成滑道,滚珠在滑道内运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采用滚珠,尽可能较小滚动体与固定部和浮动部之间的摩擦力,使钳头转动阻力更加小。利用内滑槽和外滑槽形成的滑道,使滚珠沿固定轨迹运动。同时可以将部分施加在钳头上轴向力转化为径向力,使钳头更有效率的转化施加在手柄上的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利用封闭的钳头,有效的实现钳头的夹紧与放松,简便易用,使用方便对于需要连续调整管型工件的加工过程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管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管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1中管钳放松时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1中管钳夹紧时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管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中管钳夹紧时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中管钳放松时的示意图。图中,1、钳头;11、固定部;111、外圈;112、内分面;113、内滑槽;12、浮动部;121、凸台;122、定位槽;123、外滑槽;13、滚柱;14、滚珠;15、变间隙;2、手柄;3、弹簧;31、套杆;32、圆槽;4、端盖;41、转动槽;5、定位板;51、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管钳包括圆柱形的钳头1以及与钳头1圆柱面一体成型的矩形手柄2,钳头1和手柄2的边角处分别倒圆角。如图2、图4和图6所示,钳头1包括呈环形的固定部11,固定部11环形的外圈111为圆柱面,固定部11的内圈为三段内分面112绕外圈111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拼接而成,内分面112为与外圈111轴线平行不重合的相同圆弧面,内分面112的圆弧半径大于内分面 到外圈111轴线的最小距离,内分面112之间成圆角过渡。固定部1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有八个螺纹孔。螺纹孔绕外圈111轴线圆周分布,螺纹孔均匀分布,螺纹孔也可设置为其他数量。内分面112形成的区域内设置有三个浮动部12,浮动部12为扇形,扇形圆心角为一百二十度。浮动部12半径较大的圆周面的一端上一体成型有凸台121,凸台121远离浮动部12的面为与浮动部12圆周面同轴的圆弧面。三个浮动部12分别设置在对应内分面112与外圈111轴线构成的区域内。浮动部12与内分面112之间形成分段的变间隙15,变间隙15的宽度有渐变,设置浮动部12使凸台121靠近变间隙15较宽的一侧。浮动部12的厚度与固定部11的厚度一致。结合图3和图5所示,相邻浮动部12相对的端面上开有圆槽32,圆槽32的端部固接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钳,包括钳头(1)以及与钳头(1)固接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钳头(1)包括滚动体、为封闭圆环的固定部(11)以及绕固定部(11)圆心均匀分布在固定部(11)环内的多个浮动部(12),固定部(11)与浮动部(12)之间形成宽度渐变的变间隙(15),滚动体设置在变间隙(15)内且分别与固定部(11)和浮动部(12)抵接,滚动体在变间隙(15)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钳,包括钳头(1)以及与钳头(1)固接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钳头(1)包括滚动体、为封闭圆环的固定部(11)以及绕固定部(11)圆心均匀分布在固定部(11)环内的多个浮动部(12),固定部(11)与浮动部(12)之间形成宽度渐变的变间隙(15),滚动体设置在变间隙(15)内且分别与固定部(11)和浮动部(12)抵接,滚动体在变间隙(15)中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钳,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1)的外圈(111)为完整圆柱面,内圈由多段内分面(112)绕外圈(111)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拼接成,内分面(112)为与外圈(111)轴线平行的圆弧面,内分面(112)圆弧半径大于内分面(112)到外圈(111)直径的最小距离,内分面(112)数量与浮动部(12)的数量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钳,其特征在于:浮动部(12)为扇形,所有浮动部(12)首尾相接形成完整圆环,每个浮动部(12)设置在对应内分面(112)与外圈(111)轴线形成的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钳,其特征在于:浮动部(12)的半径较大的弧面上固接有凸台(121),凸台(121)设置在浮动部(12)的一端,浮动部(12)靠近凸台(121)的一端设置在对应内分面(112)距离外圈(111)轴线较远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臣朱宝明舒其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大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