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像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双凹两反射式的全景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全景环带光学镜头的光学视场可以认为是由两个方向的光学视场组成的,即在笛卡尔极坐标系内,一个方向的光学视场位于XOY平面内,即方位角方向的视场大小为360°,另一个方向的光学视场的大小为俯仰角度的差值。上述两个视场分量在XOY平面内体现为环带,环带数值的大小视镜头而定。这样的镜头,可以对360°环带视场内的景物成像,从而达到特殊的成像效果。全景环带镜头的形式有多种,分为折射式与反射式。折射式的全景环带镜头其材料为透射材料;一般反射式全景相机的结构庞大,不利于小型化使用。折反射式全景相机存在的技术问题 1.全景成像镜头的材料均为折射材料,光线在镜头内多次折射与反射后,光学效率降低,光能量损失严重; 2.全景成像镜头中采用晶体材料时,可以实现光学像质的优化设计,但存在部分晶体材料容易潮解的问题; 3.全景成像镜头中采用二元面时,可以实现光学像质的优化设计,但存在光学工艺复杂的问题; 4.全景成像镜头为一体或多片式形式时,光学面的制造难度大; 5.全景成像镜头为一体或多片式形式时,镜头的组装难度大; 6.全景成像镜头为一体或多片式形式时,镜头材料的选择将变得复杂,光路会在中继透镜组前产生较大的色差,加大中继透镜组校正像差的难度; 7.由一片反射镜式的全景镜头组成的全景相机,光学尺寸大,不利于小型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精度高的双凹两反射式全景环带视场成像镜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凹两反射式全景环带视场成像镜头,其主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凹两反射式的全景环带视场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凹反射镜面(2)、第二凹反射镜面(3)和中继透镜组(5)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凹反射镜面(2)为内凹圆形环带镜面,第二凹反射镜面(3)为内凹圆形环带镜面;所述第一凹反射镜面(2)的反射面向下,所述第二凹反射镜面(3)设置在第一凹反射镜面(2)正下方,且均以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第二凹反射镜面(3)的反射面和凹反射镜面(2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5)设置于第二凹反射镜面(3)的正下方,且位于第二凹反射镜面(3)与焦面之间;第一凹反射镜面(2)的中心部分有一个可以让光线穿过的中孔,并且是第一凹反射镜面(2)的盲区部分;第二凹反射镜面(3)将第一凹反射镜面(2)反射过来的光线进行反射后,光线从反射镜面(2)的中间孔处穿过,到达中继透镜组(5);经过中继透镜组(5)进行像差的校正后,光线到达焦面IMA,用探测器接收光线,实现光学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凹两反射式的全景环带视场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凹反射镜面(2)、第二凹反射镜面(3)和中继透镜组(5)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凹反射镜面(2)为内凹圆形环带镜面,第二凹反射镜面(3)为内凹圆形环带镜面; 所述第一凹反射镜面(2)的反射面向下,所述第二凹反射镜面(3)设置在第一凹反射镜面(2)正下方,且均以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第二凹反射镜面(3)的反射面和凹反射镜面(2相对; 所述中继透镜组(5)设置于第二凹反射镜面(3)的正下方,且位于第二凹反射镜面(3)与焦面之间; 第一凹反射镜面(2)的中心部分有一个可以让光线穿过的中孔,并且是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隆,方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臻恒光电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