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252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19
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从物侧至像侧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表面,该取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D/TTL>1.18;(2)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地朝向轻薄短小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而电子产品中,如数码相机、计算机等已具备取像装置之外,甚至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辅助器(PDA)等装置也有加上取像装置的需求;而为了携带方便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取像装置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也需要较小与较低的成本,同时能有效提升该取像装置的应用性。 而由于传统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镜的材质选择性较多,且对于修正色差较为有利,已广为业界所使用,但球面研磨玻璃透镜应用在数值孔径(F Number)较小以及视角(Wide-angle)较大的情况时,球差等像差的修正较困难。而为了改善上述传统的球面研磨玻璃透镜的缺点,目前的取像装置已有使用非球面塑料透镜或使用非球面模造玻璃片,以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但是上述的光学取像装置的结构,镜头长度过大,使取像装置无法具有较小体积或较低成本,不易满足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像品质好且利于小型化的取像镜头。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从物侧至像侧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表面,该取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D/TTL>1. 18 ; (2) I. 5〈F1/F〈1. 7 ;(3)0. 15〈R2/(Fl) 2〈0· 25 ; 其中,D为取像镜头有效成像范围直径;TTL为取像镜头的光轴总长,Fl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为取像镜头的总焦距;R2为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满足上述条件的取像镜头,成像品质好且利于小型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取像镜头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I中的取像镜头的球差 图3为图I中的取像镜头的场曲 图4为图I中的取像镜头的畸变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取像镜头的结构示意 图6为图5中的取像镜头的球差 图7为图5中的取像镜头的场曲 图8为图5中的取像镜头的畸变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从物侧至像侧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表面,该取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D/TTL>1.18;(2)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至少包括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从物侧至像侧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第二表面,该取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D/TTL>1. 18 ; (2) I. 5〈F1/F〈1. 7 ;(3)0. 15〈R2/(Fl) 2〈0· 25 ; 其中,D为取像镜头有效成像范围直径;TTL为取像镜头的光轴总长,Fl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为取像镜头的总焦距;R2为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镜头在靠近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的侧边设置有光阑。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是向物体一侧凸出而第二表面则向第一透镜内部凹陷,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均为非球面。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从物侧至像侧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三表面以及靠近像侧的第四表面,该变焦透镜系统满足下列条件(4) O. 5<R4/F2<0. 75 ;(5) O. 7〈Η31/Η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