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束器,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形波导线圈结构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
技术介绍
自从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存在后,经几百年的发展研究,所知的电磁波的频谱已经非常宽,短到Y射线,长到无线电波。但是人们的研究一直都忽略了电磁波谱范围内的一个空白,即太赫兹,它的频率范围在O. Γ ΟΤΗζ之间(1ΤΗζ=1012Ηζ),波长范围在30um Imm之间,这一波段介于微波与红外辐射之间,是电磁学和光学研究的边缘区域。早期对于太赫兹辐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太赫兹频段电磁波的产生方法和检测途径的匮乏,导致这一频段的电磁波研究发展很缓慢,科学家对该波段电磁辐射性质的了解也很局限。而近几十年来,随着超快光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太赫兹脉冲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激发光源,随着太赫兹辐射的产生,其应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太赫兹波处在电磁波谱的特殊位置,它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太赫兹波具有频段宽、能 量低、透射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太赫兹成像、安全检测、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太赫兹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全世界对太赫兹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太赫兹科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形波导线圈结构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1)、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倒置Ω形输入波导(4),竖直Ω形输出波导(5)、太极形波导区域(6)、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太极形波导区域(6)是由从中心绕出的螺旋形波导线圈组成,太极形波导区域(6)的出口端与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连接,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与倒置Ω形输入波导(4)的凹处耦合连接,太极形波导区域(6)的出口端与竖直Ω形输出波导(5)的凹处耦合连接,信号从信号输入端(1)输入,分束波分别从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形波导线圈结构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I)、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倒置Ω形输入波导(4),竖直Ω形输出波导(5)、太极形波导区域(6)、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太极形波导区域(6)是由从中心绕出的螺旋形波导线圈组成,太极形波导区域(6)的出口端与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连接,水平倒置L形波导线圈(7)与倒置Ω形输入波导(4)的凹处耦合连接,太极形波导区域(6)的出口端与竖直Ω形输出波导(5)的凹处f禹合连接,信号从信号输入端(I)输入,分束波分别从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螺旋形波导线圈结构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导的材料为硅,波导的厚度均为20 μ πΓ30 μ 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螺旋形波导线圈结构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置Ω形输入波导(4)是由左右两条水平波导和一条凹形波导组成,左侧水平波导的长度为200 μ πΓ300 μ m,宽度为30 μ πΓ50 μ m,右侧水平波导的长度为100 μ πΓ200 μ m,宽度为30 μ πΓ50 μ m ;凹形波导的长度为100 μ πΓ200 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