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1790 阅读:8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人工装校工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该装置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两部分组成,轴承安装底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依次设置的定位座、剖分式压板、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剖分式拉板以及上轴承杯;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手轮、手轮安装架、连接板、盘形拉压传感器、拉钉以及拉盘,拉盘与位于其下端的上轴承杯固定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定的轴系精度下,能够精准地确定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的数值,对精密轴系的装校给出精确的、定量的调校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具体涉及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精密轴系的装较过程中,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至关重要,是整个轴系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经典安装方式可以分为面对面成对安装和背对背成对安装两大类。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相对位移两者的关系是轴承预紧力越大,则相对位移越大,此时转动摩擦力矩也会越大,同时轴系精度较高,反之亦然。但是,摩擦力矩太大就会给伺服控制带来困难,反过来会影响整个轴系的控制精度。 所以,在精密轴系的装校过程中,需要根据轴系精度的要求,对轴承预紧力、相对位移进行优化匹配。传统的精密轴系装校过程中只是凭操作人员的经验确定相对位移,然后在此相对位移下由于轴承预紧力、轴系精度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装调工作的多次返工,而最终在轴系返工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损伤,反而影响轴系精度和极大拖延轴系装调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人工装校工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以期在一定的轴系精度下,精准地确定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两部分组成;所述轴承安装底座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上方依次设置的定位座(18)、剖分式压板(17)、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剖分式拉板(16)以及上轴承杯(15);所述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对待测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上轴承内环与下轴承内环收紧固定;下轴承(19)外环通过所述定位座(18)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并由位于下轴承上端的剖分式压板(17)压紧;上轴承(21)安装在上轴承杯(15)中,并由上轴承杯(15)和位于上轴承下端的所述剖分式拉板(16)共同作用拉紧;位于定位座(18)的外侧在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背靠背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和相对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轴承安装底座两部分组成; 所述轴承安装底座包括底座(I)和位于底座上方依次设置的定位座(18)、剖分式压板(17)、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剖分式拉板(16)以及上轴承杯(15);所述轴承内环拉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对待测的成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上轴承内环与下轴承内环收紧固定;下轴承(19)外环通过所述定位座(18)固定安装于底座(I)上,并由位于下轴承上端的剖分式压板(17)压紧;上轴承(21)安装在上轴承杯(15)中,并由上轴承杯(15)和位于上轴承下端的所述剖分式拉板(16)共同作用拉紧;位于定位座(18)的外侧在底座(I)上安装有滚动直线导轨副(3),靠近滚动直线导轨副(3)两端在底座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定位块(4)和后限位块(2),在滚动直线导轨副(3)上套接有适配的行程限位块(5); 所述施拉与传感检测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手轮(9)、手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宾宏彭小强李华杜水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