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039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9:38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下段、排气门、进气门上段、容积腔、移动体、贯穿管、移动块和移动杆,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安装在贯穿管内并与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内,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当移动体向右移动时进气门升程变大,当移动体向左移动时进气门升程变小,进气门的升程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进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
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特别是一种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响应。传统汽油机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即凸轮型线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的平衡性选择,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但得到了全工况下最平衡的性能。可变气门升程的采用,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气门升程,从而改善发动机高速功率和低速扭矩。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申请号200910190522. 1,专利名称一种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阀机构,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门升程可变的装置,能较好地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但是其设计是利用的液压机构,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密封不严的话容易造成液体渗漏;而且由于液体存在一定的可压缩性,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有一定的延迟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能使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气缸、活塞、气缸盖、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下段、排气门、进气门上段、容积腔、移动体、贯穿管、移动块和移动杆,活塞安装在气缸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气缸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进气道、排气道均与气缸盖相连通,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安装在贯穿管内并与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内,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进气门下段穿过容积腔的下壁面并伸入贯穿管内,进气门下段的上端面与移动块的下端面密封接触,移动杆穿过容积腔的左壁面与移动体的左壁面相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容积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贯穿管为等截面圆管。在本专利技术中,移动体和移动块可以在容积腔内左右移动,移动块也可以在贯穿管内跟随着进气门上段和进气门下段一起上下移动。在低速工况,当需要进气门升程变小时,拉动移动杆向左移动,则移动体和移动块同时也向左移动,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进气门升程变小。在高速工况,当需要进气门升程变大时,推动移动杆向右移动,则移动体和移动块同时也向右移动,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进气门升程变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即能较好的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又能使气门升程变化的响应速度较快。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缸,2、活塞,3、汽缸盖,4、进气道,5、排气道,6、进气门下段,7、排气门,8、进气门上段,9、容积腔,10、移动体,11、贯穿管,12、移动块,13、移动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气缸I、活塞2、气缸盖3、进气道4、排气道5、进气门下段6、排气门7、进气门上段8、容积腔9、移动体10、贯穿管11、移动块12和移动杆13,活塞2安装在气缸I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气缸I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进气道4、排气道5均与气缸盖相连通,移动体10安装在容积腔9内并与容积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11贯穿移动体10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12安装在贯穿管11内并与贯穿管11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12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12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8穿过容积腔9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11内,进气门上段8的下端面与移动块12的上端面密封接触,进气门下段6穿过容积腔9的下壁面并伸入贯穿管11内,进气门下段6的上端面与移动块12的下端面密封接触,移动杆13穿过容积腔9的左壁面与移动体10的左壁面相连接,容积腔9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贯穿管11为等截面圆管。在本专利技术中,移动体10和移动块12可以在容积腔9内左右移动,移动块12也可以在贯穿管11内跟随着进气门上段8和进气门下段6 —起上下移动。在低速工况,当需要进气门升程变小时,拉动移动杆13向左移动,则移动体10和移动块12同时也向左移动,进气门上段8的下端面与移动块12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6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进气门升程变小。在高速工况,当需要进气门升程变大时,推动移动杆13向右移动,则移动体10和移动块12同时也向右移动,进气门上段8的下端面与12移动块的上端面相对滑动,进气门下段6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进气门升程变大。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较好的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气缸(1)、活塞(2)、气缸盖(3)、进气道(4)、排气道(5)、进气门下段(6)和排气门(7),活塞(2)安装在气缸(1)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气缸(1)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进气道(4)、排气道(5)均与气缸盖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门上段(8)、容积腔(9)、移动体(10)、贯穿管(11)、移动块(12)和移动杆(13),移动体(10)安装在容积腔(9)内并与容积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11)贯穿移动体(10)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12)安装在贯穿管(11)内并与贯穿管(11)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12)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12)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8)穿过容积腔(9)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11)内,进气门上段(8)的下端面与移动块(12)的上端面密封接触,进气门下段(6)穿过容积腔(9)的下壁面并伸入贯穿管(11)内,进气门下段(6)的上端面与移动块(12)的下端面密封接触,移动杆(13)穿过容积腔(9)的左壁面与移动体(10)的左壁面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装置,包括气缸(I)、活塞(2)、气缸盖(3)、进气道(4)、排气道(5)、进气门下段(6)和排气门(7),活塞(2)安装在气缸(I)所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气缸(I)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进气道(4)、排气道(5)均与气缸盖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门上段(8)、容积腔(9)、移动体(10)、贯穿管(11)、移动块(12)和移动杆(13),移动体(10)安装在容积腔(9)内并与容积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11)贯穿移动体(10)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12)安装在贯穿管(11)内并与贯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张开强叶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