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茂高专利>正文

甲醇汽油核心母液及甲醇汽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878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甲醇汽油核心母液及用该母液配制的甲醇汽油。其质量比组成为:A液:正辛烷30-40%,正庚烷8-12%,甲基叔丁基醚25-35%,异丁醇20-30%。B液:无水乙醇20-30%,六亚甲基四胺10-15%,硝酸铵8-12%,硝基稀释剂22-32%,乙二醇乙醚12-17%,二甲苯8-12%。C液:硝基乙烷20-30%,甲基环己烷23-33%,十氢萘4-6%,甲基萘16-24%,苯甲醇18-26%。D液:硝基甲烷8-12%,正庚醇25-35%,三氟甲苯25-35%,正辛醇25-30%。E液:异丙醇43-53%,T1224-6%,T70215-19%,T10612-18%,T10212-18%。F液:正丁醇50-60%,T74720-30%,T70616-24%。G液:二甲基丁酮12-18%,异丁醇8-12%,T50230-40%,异戊醛4-6%,吗啉12-18%,异丙苯15-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甲醇汽油核心母液以及用该母液配制的甲醇汽油。
技术介绍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自资料,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石油储量约为 I. 653万亿桶,若按照现在全球每天非常保守的O. 8亿桶的消耗速度来看,当前的世界石油储量可供全球消费54年。石油作为一种有限资源,面对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及汽车的大量使用,其资源会越来越紧张;石油价格从上世纪末的10. 58美元上涨到现在的100美元,上涨速度之快,是石油史上罕见的,在其它大宗资源类产品涨幅中更是少见的。石油价格的飙升迫使世界各国千方百计寻找替代能源燃料。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3%等,而石油消费猛增、家用车增多、经济成本加大,因此,我国的能源专家一致认为,必须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千方百计研究发展石油替代燃料。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加快了能源战略的实施步伐,大力寻求和发展替代石油的燃料。中国是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煤基能源上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城乡汽车的迅猛增加,汽车燃料汽油的大量使用,尾气排放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大剂量大比例替代车用清洁燃料应运而生,以解决过分依赖石油的现状及愈来愈重视的环保问题。其中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是甲醇汽油。由于甲醇来源广泛,且燃料干净,对环境污染小,深受汽车行业的普遍关注。因此发展甲醇替代汽车燃料势在必行。我国自行设计、制 造和运行大型甲醇装置已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基础水煤浆为原料的大型气化炉已运行多年,可实现长周期运转;新型水煤浆气化炉与干煤加压气化炉正在积极开发中;各种低能耗的天然气蒸汽转化技术均已掌握;低成本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技术已经开发;多种的脱碳、脱硫工艺已成熟用于工业生产;变换、精脱硫、甲醇合成催化剂均已国产化;新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已形成专利技术;精馏装备已达到节能和优化水平。目前国内已掌握了建设10万-30万t/a单系列甲醇装置的设计技术。因此,利用煤或天然气生产甲醇,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甲醇价格合理;甲醇汽油是一种高辛烷值燃料。在常温下,甲醇是液体,其储存、输送、使用都和汽油、柴油一样方便。添加甲醇可显著降低有害物的排放量,是一种清洁的车用燃料。甲醇汽油经发动机燃烧比燃烧90号汽油的排气中有害物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轻,美国「D0C」研究中心对10种汽车使用含甲醇5% -10%的汽油行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汽油发动机上用甲醇汽油时,燃烧排气中的一氧化碳比汽油减少了 30%左右,氮氧化物比用汽油时减少30% -50%,未燃烧碳氢化物减少30%-60%。甲醇汽油的开发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甲醇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清洁燃料。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碳的甲醇燃料核心母液,其与甲醇混合,可代替汽油,是汽车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正常行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甲醇汽油核心母液,由下列用质量百分比含量表示的各液体组合物组成A液 正辛烷30-40 %,正庚烷8-12 %,甲基叔丁基醚25_35 %,异丁醇20-30 %。B液:无水乙醇20-30%,六亚甲基四胺10-15%,硝酸铵8-12%,硝基稀释剂22-32%, 乙二醇乙醚12-17%,二甲苯8-12%。C液硝基乙烷20-30%,甲基环己烷23-33%,十氢萘4-6%,甲基萘16_24%,苯甲醇18-26%。D液:硝基甲烷8-12 %,正庚醇25-35 %,三氟甲苯25-35 %,正辛醇25-30 %。E液:异丙醇43-53 %,金属钝化剂T122 4_6%,防锈剂T702 15-19 %,清净剂 T10612-18%,清净剂 T102 12-18%。F 液正丁醇50-60%,防锈剂了747 20-30%,防锈剂 Τ706 16-24%。G 液二甲基丁酮12-18%,异丁醇8-12%,抗氧防胶剂Τ502 30-40%,异戊醛4-6%,吗啉 12-18%,异丙苯 15-25% ο按上述A、B、C、D、E、F、G各液体组合物的组成分别配制各液,然后在常温常压下分别搅拌20-40分钟,再将各液体组合物等比例±5%混合在一起,或以各液体组合物等比例 ±5%混合集中搅拌20-40分钟,即得甲醇汽油核心母液。优选的是各液体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A 液正辛烷35%,正庚烷10%,甲基叔丁基醚30%,异丁醇25%。B 液无水乙醇25%,六亚甲基四胺13%,硝酸铵10%,硝基稀释剂27%,乙二醇乙醚 15%,二甲苯 10%。C 液硝基乙烷25%,甲基环己烷28%,十氢萘5%,甲基萘20%,苯甲醇22%。D 液硝基甲烷10 %,正庚醇30 %,三氟甲苯30 %,正辛醇30 %。E 液异丙醇48%,金属钝化剂T122 5%,防锈剂T702 17%,清净剂1106 15%,清净剂 T102 15%。5F 液正丁醇55%,防锈剂 T747 25%,防锈剂了706 20%。G 液二甲基丁酮15%,异丁醇10%,抗氧防胶剂T502 35%,异戍醒5%,吗啉15%,异丙苯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甲醇汽油,其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I)前述甲醇汽油核心母液4-8%与甲醇92-96%混合,搅拌均匀,反应20_40分钟得变性醇;(2)将所述变性醇以45-65%的比例与国标汽油或组份油或石脑油35_55%混合搅拌均匀,反应20-40分钟,得到所述的甲醇汽油;所述甲醇为含量99. 5-99. 9%以上的精醇。优选的是,所述变性醇以45%的比例与国标汽油或组份油或石脑油55%混合;优选的是,所述变性醇以50%的比例与国标汽油或组份油或石脑油50%混合;优选的是,所述变性醇以55%的比例与国标汽油或组份油或石脑油45%混合;优选的是,所述变性醇以65%的比例与国标汽油或组份油或石脑油35%混合;优选的是,所述国标汽油为90#_93#国标汽油。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母液及用该核心母液配制的甲醇汽油具有以下特点I、独特的加快燃烧速度的功能。甲醇不同于汽油,汽油的闪点很低(负46度)其燃烧速度非常快,甲醇较汽油闪点高(12度),其燃烧速度较汽油慢,不适应汽油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所以单烧或掺烧甲醇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目前绝大部分汽车都是以传统汽油的燃烧特性设置的,而用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低碳甲醇汽油核心母液配制成的甲醇汽油供汽车正常使用,解决了甲醇有效替代汽油的难题。2、独特的抗温功能。可适应的温差大,能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下和零上四十六度高温下正常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低温不分项、低温易启动、高温不气阻的现象,体现了对南北气候的适应性。3、独特的抗水功能。不但能够抵御空气中所吸收的水分,而且可抵御储缸中缸底所积蓄的水分,并遇到外来稍大量的水分也能吸附掉,不会使油剂分项,不乳化变质,最大抗水量(吸附能力)在I. 5% -2%之间。无需经过搅拌或打循环就能把这些水分吸收掉。4、独特的平顺性,加速性能好,动力强劲。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母液调配而成的高效低碳甲醇汽油辛烷值达100以上,抗爆性好、燃烧充分、排气完全,同时使燃料在燃烧时的热值整体提升。5、无需改动发动机任何部件,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就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母液调配而成的高效低碳甲醇汽油。加油站无需另外增加加油设备,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醇汽油核心母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用质量百分比含量表示的各液体组合物组成:A液:正辛烷30?40%,正庚烷8?12%,甲基叔丁基醚25?35%,异丁醇20?30%;B液:无水乙醇20?30%,六亚甲基四胺10?15%,硝酸铵8?12%,硝基稀释剂22?32%,乙二醇乙醚12?17%,二甲苯8?12%;C液:硝基乙烷20?30%,甲基环己烷23?33%,十氢萘4?6%,甲基萘16?24%,苯甲醇18?26%;D液:硝基甲烷8?12%,正庚醇25?35%,三氟甲苯25?35%,正辛醇25?30%;E液:异丙醇43?53%,金属钝化剂T122?4?6%,防锈剂T702?15?19%,清净剂T10612?18%,清净剂T102?12?18%;F液:正丁醇50?60%,防锈剂T747?20?30%,防锈剂T706?16?24%;G液:二甲基丁酮12?18%,异丁醇8?12%,抗氧防胶剂T502?30?40%,异戊醛4?6%,吗啉12?18%,异丙苯15?25%;按上述A、B、C、D、E、F、G各液体组合物的组成分别配制各液,然后在常温常压下分别搅拌20?40分钟,再将各液体组合物等比例±5%混合在一起,或以各液体组合物等比例±5%混合集中搅拌20?40分钟,即得甲醇汽油核心母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高严锦明李裕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茂高李裕生严锦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