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荣群专利>正文

生产荧白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795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荧白剂RSB属对称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三步缩合反应中做了调整,后处理步骤中不采用盐酸或硫酸酸析,而是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其方法为: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增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去除掉多余的水份,并将破坏系统稳定的氯化钠一同除去。膜分离技术的引入,不但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且无酸性污水污染环境,同时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而言涉及生产荧白剂RSB的方法。
技术介绍
荧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 400nm)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艳丽。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荧白剂的品种很多,按化学结构的母体分类,大致有碳环类、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类、二苯乙烯三氮唑类、苯并噁唑类、呋喃、苯并呋喃和苯并咪唑类、香豆素类等九大类。一般的二苯乙烯双三嗪型荧白剂是以水为溶剂,进行三步缩合反应,然后用盐酸或硫酸酸析,将产品从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滤饼用碱溶解进行喷雾干燥而得粉状荧白剂产品。用户再将粉状产品用水溶解后才能对纤维素纤维产品进行增白处理。在此过程中,很清楚可以看出①生产过程中用酸酸析拿出产品,必将产生大量酸性废水污染环境。②酸析时仍有大量产品留在废酸水中,造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③酸析时需要将系统升温至95°C以上,要消耗大量能源。④使用者将粉状产品用水溶解,很不方便,且粉尘污染环境,工人劳动强度大。我国国内已有多个厂家、研究所和高校开始对液体荧白剂进行研究,但成效不大,清华同方等在液体荧白剂VBL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白度低,水溶、分散性能差等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且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我国造纸行业提供一种增白效果好、经济实用、能替代进口、生产过程科学并整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荧白剂新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白剂RSB是属对称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生产荧白剂RSB的方法,其由备料——原料的精制——一步缩合——二步缩合——三步缩合——后处理,六个步骤来得到本专利技术荧白剂RSB,其中备料步骤采用备料(将要生产RSB的原料按一定的配比称量好)——原料的精制(将DSD酸通过和氢氧化钠中和,在温度80 100°C,PH值在7 10之间产生DSD酸的钠盐,使DSD酸的钠盐溶液的PH值在7 10之间)——一步缩合(在反应锅中投入2份牛磺酸和2份三聚氯氰在O 5°C反应条件下,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4 5,反应时间为5 8小时,产生第一步化合物)——二步缩合(将第一步反应的产物加入一份的三聚氯氰,温度控制在10 60°C,PH值控制在5 8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5小时左右,产生第二步的化合物)一三步缩合(在二步缩合的化合物中加入I份的二乙醇胺溶液,调节PH值为9 11,反应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反应时间为5小时)——后处理(将反应产物的温度调节到60°C,PH值控制在2—9,开启输液泵待整个系统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开启高压泵,确保一定的流量,使反应物在系统内循环,这样就可以通过一定的压力,使反应产物中的水和氯化钠从有机膜中分离出来,在整个分离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水,使氯化钠溶于水后和水起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所有的反应都是在常压下进行的。 说明本生产的方法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后处理步骤中提供的膜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不但去除掉多余的水份,且将破坏系统稳定的氯化钠一同除去。膜分离技术的引入,不但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且无酸性污水污染环境,同时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具体实施例方式生产荧白剂RSB的方法,其由备料——原料的精制——一步缩合——二步缩合——三步缩合——后处理六个步骤来完成。其中备料直接买得配比好的原料。原料的精制将DSD酸通过和氢氧化钠中和,在80 100°C,PH值在7 10之间,产生DSD酸的钠盐,使DSD酸的钠盐溶液的PH值保持在7 10之间。一步缩合在反应锅中投入2份牛磺酸和2份三聚氯氰在O 5°C反应条件下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4 5,反应时间在5 8小时,产生第一步化合物。二步缩合将第一步反应的产物加入一份的三聚氯氰,温度控制在10 60°C,PH值控制在5 8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5小时左右,产生第二步的化合物。三步缩合在二步缩合产生的化合物中加入I份的二乙醇胺溶液调节PH值为9 11,反应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反应时间为5小时。后处理将以上反应产物的温度调节到60°C,PH值控制在2 9,开启输液泵待整个系统达到一定压力(使反应物在系统内循环的压力)后,再开启高压泵,确保足够的流量,使反应物在系统内循环,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增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使反应产物中的水和氯化钠从有机膜中分离出来,在整个分离过程中,要加入大量的水,使氯化钠溶于水后和水一起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其由备料——原料的精制——一步缩合——二步缩合一三步缩合一后处理六个步骤完成,其特征在于后处理步骤中采用膜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增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去除掉多余的水份,并将破坏系统稳定的氯化钠溶于水中一同除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一步缩合步骤中,在反应锅中投入2份牛磺酸和2份三聚氯氰在O 5°C反应条件下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4 5,反应时间在5 8小时,产生第一步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二步缩合步骤中,将第一步反应的产物加入一份的三聚氯氰,温度控制在10 60°C,PH值控制在5 8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5小时左右,产生第二步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在二步缩合产生的化合物中加入I份的二乙醇胺溶液调节PH值为9 11,反应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反应时间为5小时,得到第三步的化合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荧白剂RSB属对称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三步缩合反应中做了调整,后处理步骤中不采用盐酸或硫酸酸析,而是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其方法为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增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去除掉多余的水份,并将破坏系统稳定的氯化钠一同除去。膜分离技术的引入,不但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且无酸性污水污染环境,同时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文档编号C07D251/68GK102924394SQ20111022644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荣群 申请人:张荣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荧白剂的方法,其由:备料——原料的精制——一步缩合——二步缩合——三步缩合——后处理六个步骤完成,其特征在于:后处理步骤中采用膜分离技术,选择合适的膜,将在水中合成的增白剂产品,通过膜装置,去除掉多余的水份,并将破坏系统稳定的氯化钠溶于水中一同除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群
申请(专利权)人:张荣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