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钢心专利>正文

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79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金属纳米粒子装置技术领域。其为大批量生产纳米金属粒子而设计的。其包括有壳体,在壳体蒸发腔里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埚,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分别接壳体和粒子控制器的循环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绝缘层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连接,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坩埚。它具有结构简单、产量大、粒度容易控制优点,适合在工业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纳米金属粉末装置
为此专利技术人在专利申请号为01246486.4的中国专利“生产纳米金属粉装置”详细地报道了新的生产纳米金属粉装置,它在内衬耐高温材料的壳体的上部安置有等离子枪,对应地下部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锅构成了蒸发器,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分别接壳体和粒子控制器的循环入口,它具有结构简单、产量大、粒度容易控制优点,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在实践中使用表明它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等离子体开始加热点火时,升温速度过快,很难控制加温速度,容易造成陶瓷坩埚破裂,影响设备正常生产使用;2、采用等离子体加热时,要提高金属的蒸发量往往受到等离子体加热功率大小的限制,而为了提高金属蒸发量,采用大电流工作情况下,等离子体枪的寿命就大大缩短;3、等离子体枪由于喷嘴和电极是损耗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消耗掉,常常需要停产进行更换,所以限制了连续生产时间和设备的利用率;4、等离子体枪加热不够均匀,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使坩埚破裂,影响坩埚的使用寿命;5、等离子体枪加热需要将金属液体作为电极和电极连接装置,使坩埚形状不够简单化,所以坩埚的成本比较贵,影响到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种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其包括有壳体,在壳体蒸发腔里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锅,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分别接壳体和粒子控制器的循环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绝缘层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连接,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坩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以控制加热升温过程,避免升温过快造成的坩埚破裂现象;2、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中没有易消耗元件,克服了等离子体枪中的喷嘴和电极容易损耗原因造成的中间停产,提高了连续生产时间和设备的利用率;3、加热均匀,克服了等离子体枪加热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现象,提高了坩埚的使用寿命;4、避免了等离子体枪需要金属做电极和电极的连接装置,使坩埚的形状简单化,大大降低坩埚的造价,使生产成本下降;5、克服了等离子体枪加热功率的限制,提高了生产能力,如中频感应加热功率250千瓦,可以生产4千克的纳米镍粉/小时;等离子体枪加热功率60千瓦,可以生产2千克纳米镍粉/小时;等离子体加热功率60千瓦加上中频感应加热功率50千瓦,可以生产2.8千克镍粉/小时。如图所示意,该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其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内的绝缘层2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3,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来控制中频感应线圈加热,该控制装置在图中未示意,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4,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装有待加工处理金属6的坩埚5,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8,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9,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10分别接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在这里,粒子控制器8是一管道,管道中分布有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与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相连通。为了冷却,在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粒子收集器9外部分布有通循环冷却水的管道。壳体上方设置有金属加料口,并连接有金属固体加料机7,以方便加料。当中频感应线圈3加热工作时,使金属汽化蒸发,在壳体1内产生蒸汽,壳体中上部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8,来控制粒子生长,达到人们希望的尺度,在这里粒子控制器采用一中空管道,管道中依次分布有多个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与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相通连接的,从壳体1中蒸发出来的金属蒸汽在粒子控制器8中受到温度较低气体激励,受冷凝聚,所以粒子会不断长大,所以通过调节气体温度,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纳米粒子尺度,粒子控制器8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9,粒子收集器下部有出料口,符合我们需求的纳米金属粒子从这里导出,粒子收集器9上部是气相出口,气该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10分别接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使气体循环使用。该生产装置在点火升温阶段,使用中频感应线圈3来加热,可以控制升温速度,使加热到达一定的温度,这样能有效地防止陶瓷坩埚的破裂,使用中频感应加热,使金属蒸发量大大提高,来提高生产能力,又避免等离子枪通过大的工作电流,降低其工作寿命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其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蒸发腔里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锅(5),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8),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9),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10)分别接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绝缘层(2)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3),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连接,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4),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坩埚(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粒子控制器(8)为一管道,管道中分布有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与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相通连接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粒子收集器(9)外部分布有通循环冷却水的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设置有金属加料口并连接有金属固体加料机(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金属纳米粒子装置
其为大批量生产纳米金属粒子而设计的。其包括有壳体,在壳体蒸发腔里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埚,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分别接壳体和粒子控制器的循环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绝缘层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连接,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坩埚。它具有结构简单、产量大、粒度容易控制优点,适合在工业上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22F9/02GK1396026SQ0213637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钢强, 俞武明, 陈钢心 申请人:陈钢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纳米金属粉工业装置,其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蒸发腔里安置有装盛金属液体的坩锅(5),同时壳体还开口连接有粒子控制器(8),粒子控制器另一出口连接有粒子收集器(9),粒子收集器有出料口和气相出口,气相出口通过管道和泵(10)分别接壳体(1)和粒子控制器(8)的循环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绝缘层(2)中间安置有中频感应线圈(3),中频感应线圈同在壳体外的控制装置连接,在绝缘层里侧表面衬有绝热层(4),在绝热层的凹腔中安置该坩埚(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强俞武明陈钢心
申请(专利权)人:陈钢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