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液相电弧制备超细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179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微米或纳米级的球形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在反应器中加入惰性或反应液体,调节两电极的尖端距离,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维持液相电弧反应,调整电极间距至获得反应产物;过滤并收集固体组分。急冷的效果使许多亚稳态的超细材料得以稳定,颗粒产物的生长取向得到限制,获得的超细颗粒具有完美球形,或得到限制生长的线状物;有效地隔绝空气进入反应体系,无须复杂的真空设备,使超细材料得到保护;液相电弧反应适应性强,可用电极作原料;也可以液相物质作反应物,在电弧反应中经分解-重组的过程得到超细材料;材料产物的元素组成简单可控,纯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米或纳米级的球形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
技术介绍
超细材料由于粒度细、分布窄、质量均匀,因而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化学反应速度快、溶解速度快、烧结体强度大以及独特的电、磁、光学性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许多高新
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如磁性材料、隐身隐形材料、高耐磨及超塑材料、新型冶金材料及建筑材料等;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超细催化剂、高性能高附着力的新型油漆和涂料以及造纸、塑料及橡胶产品中的固体填料等;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利用超细颗粒进行细胞分离、细胞染色,以及利用超颗粒制成特殊药物或新型抗体进行局部定向治疗等;此外,超细材料还在日用化工领域得到应用,如在护肤防晒膏中,加入超细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作用。目前,超细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可从大块材料开始,经过最大限度的分割来实现;二是从原子或小团簇开始,经历成核-生长-中止的过程来实现。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粉碎法。1)物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材料在真空中加热蒸发,蒸发出的原子或小团簇在低压惰性气体介质中冷却而形成超细材料。此类方法能严格控制蒸发室中的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相电弧制备超细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套适用于液相电弧制备超细材料的反应装置,包括一个反应器和一对嵌合于该反应容器上的电极;2)在该反应器中加入惰性液体或反应液体,使电极的前端浸没在液体中; 3)调节两电极的尖端距离为1~10mm;4)在电极两端施加电压至浸没于液体中的电极前端发生液相电弧反应,产生超细颗粒或一维纳米材料;5)维持液相电弧反应,调整电极间距至获得足够量的反应产物后,切断电源,停止反应;6)过滤反应产物 ,收集固体组分,即得到目标物质(超细颗粒或一维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素原黄荣彬林水潮郑兰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