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漏垫圈,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防漏效果的管件内部防漏垫圈。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管件内部防漏垫圈,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99932号所示,包括一个环圈段11,及两个分别自该环圈段11朝两相反方向延伸的延伸段12,每一个延伸段12包括三个位于外表面且间隔设置的尖锥部121,及一个位于内表面的安装槽122。使用时,将所述延伸段12分别穿设于两段欲串接的管件(图未示)内,并利用撑开的固定件(图未示)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2内,就能够将所述延伸段12分别顶于所述管件,此时所述尖锥部121受到挤压变形而贴合于所述管件的内表面,进而使所述管件内部充填·液体时达到防漏的有益效果。然而,所述尖锥部121受到挤压变形时,并无一定的变形方向,使得环绕的同一个尖锥部121可能因为不同的变形方向而导致贴合效果不佳,进而降低防漏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漏能力的管件内部防漏垫圈。本技术的内部防漏垫圈,包含一个环圈段及两个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呈环状,且分别自该环圈段朝两相反方向延伸,每一个延伸段包括一个外环面、两个间隔环绕设置于该外环面的外贴靠环,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内部防漏垫圈,其特征在于:该管件内部防漏垫圈包含一个环圈段及两个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呈环状且分别自该环圈段朝两相反方向延伸,每一个延伸段包括一个外环面、两个间隔环绕设置于该外环面的外贴靠环,及两个间隔环绕设置于该外环面且位于所述外贴靠环间的内贴靠环,每一个内贴靠环分别具有一个自该外环面朝外延伸的第一内延伸部,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内延伸部相反该外环面的一侧的第二内延伸部,每一个第二内延伸部是自相对应的该第一内延伸部朝同一个延伸段的另一个第二内延伸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昌,建翔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