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819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包括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连接。该装置是一个全流程过滤分离装置,以微滤膜元件代替板框压滤机,并将微滤膜元件与离子交换系统连接起来,改善了过滤以及树脂吸附的效果;采用管式微滤膜作为微滤膜元件,安装和扩容简单、操作方便、耐冲击负荷高,依次构成循环回路的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使整个装置可以连续运行,运行成本低。本装置可以通过串联多个微滤膜元件,使循环量加大,避免固体杂质在膜表面沉淀附着,降低微滤膜堵塞的风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主要来源于生产流程末端的钝化工序,钝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其悬浮物和溶解性杂质增加,钝化液的氧化性下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需重新配置钝化液。原有的钝化液变成废液,需经过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标准。钝化的有效成分为铬酸(H2CrO4)和重铬酸(H2Cr2O7),钝化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锰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避免 锰与外部环境接触而被氧化。钝化废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铬化合物(Cr6+)、铁化合物(Fe27Fe3+)。Cr6+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进入人体,引起呕吐、腹疼、声音沙哑、鼻粘膜萎缩、皮炎和湿疹等,长期接触有致癌道的危险。Cr6+有很强的氧化性,主要积聚在人体的肝、肾、肺部和内分泌系统,影响人体内的物质氧化、还原和水解过程,与核酸、核蛋白结合影响组织中的磷含量。铬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多以蒸汽和粉尘的方式进入人体组织中,其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缓慢,会引起鼻中隔穿孔、肠胃疾患、白血球下降、类似哮喘的肺部病变。皮肤接触铬化物可引起愈合极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所述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连接;所述离子交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子交换罐A和离子交换罐B,离子交换罐A与所述微滤膜元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叶昌宏林楚佳张峰张临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