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转移过程中矫正工件偏移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788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转移过程中矫正工件偏移的结构。若干个左/右传输轴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上并均匀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构成左/右传输面,每一个左传输轴和每一个右传输轴分别由一个动力机构驱动转动,在左传输面左侧和右传输面右侧分别设有一个纠偏器,重型工件置于左传输面、右传输面共同构成传输面上,在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转移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并且所述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所述转移小车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小车横支架和两端分别与小车横支架固定连接的小车纵支架,两个小车横支架分别设有小车车轮,两个小车横支架之间构成的中空间距大于转移工作台的宽度并且小于重型工件的宽度。地面传输的结构解决重型工件在传输过程中跑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加工过程中重型工件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件转移过程中矫正工件偏移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生产流水线进行生产过程中,或者是在工业制造、加工领域中,重型工件经常需要经过几个处理或者加工程序,而每个处理或者加工程序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操作,因此,重型工件需要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运输和移动。如果是较轻的工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用手进行转移工件的操作。但是对于较重的工件来说,用手转移在操作上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对于超过一定重量的重型工件(如100公斤以上的金属块或者其他工件)来说,依靠人工操作移动工件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采用的重型工件的转移方式,有采用吊装的方式,即通过在生产车间或工作场地的顶部设置导轨、行走机构、驱动装置、吊钩等,在需要转移工件时,通过吊钩将待转移的重型工件固定,然后吊送到需要加工的地方,加工完成后,再通过吊钩将重型工件移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对场地和生产车间在承重、强度等标准上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生产车间或工作场地的顶部设置导轨、行走机构、驱动装置、吊钩等结构成本较高,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也较为不便。目前也有采用在地面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件转移过程中矫正工件偏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结构基座(1)、转移工作台(5)、升降装置(6)、左传输轴(14)、右传输轴(15)、移转小车(10),若干个左传输轴(14)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1)上并均匀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构成左传输面,若干个右传输轴(15)转动连接固定在传输结构基架(1)上并均匀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构成右传输面,每一个左传输轴(14)和每一个右传输轴(15)分别由一个动力机构驱动转动,在左传输面左侧和右传输面右侧分别设有一个纠偏器(13),重型工件(2)置于左传输面、右传输面共同构成传输面上,在传输面运动方向的末端处设置有转移工作台(5),转移工作台(5)固定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