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788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10
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由挡板1,链条2,挡板连接处3,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后挡板7组成,所述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原有的进料口后挡板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后挡板进行了改进,将后挡板分成两部分,下部后挡板5设计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以铰链6连接,且下部后挡板5与链条2接触位置设置了对应的缺口,便于链条的输送运动,减小了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板生产设备中用于运送枝桠材原料的链条上料机,特别涉及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415866Y提供了一种在造纸、人造板行业中用于输送枝桠木材等原料的振动上料机,该上料机可以在输送物料时利用输送槽的振动使得物料在槽体中铺散均匀并且提高其密实度,从而可将物料均匀、密实地送入皮带输送机,保证了后续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人造板行业中使用的原料上料机除了振动式的,还有链条式,所输送的原材料,主要是小径木、竹材、板皮材及采伐次薪材余料等。进料口一般设计成料斗状,上口大下口小,方便原料的卸载。现有的链条式上料机进料口的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存在有约60mm的空隙,对于大于60mm以上的径材,可被链条输送带顺利输送;而径材小于60mm以下 的原料,则由于空隙的存在,会出现卡料或原料易从上料口掉到拉木机下部漏出而造成原料的浪费。随着原材料的日益紧张,能够利用的次小薪材的尺寸越来越小,原有的上料机已达不到使用细长小径材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挡板为活动式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可以减小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使得小于60_以下的小径材也能被卸载到输送带而不会再被浪费掉。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由挡板(I)、链条(2 )、底板(8 )、挡板连接处(3 )、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和后挡板(7)组成,所述的挡板(I)位于底板(8)的两侧,所述的链条(2)位于所述的底板(8)之上,所述的挡板连接处(3)用以连接挡板(I)和侧挡板(4),所述的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链条(2)与所述活动后挡板(5)之间的间距为5 10mm。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的铰链(6)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后挡板(5)与链条(2)接触位置设有对应形状的缺口,以便于链条的输送运动,减小了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板(I)与底板(8)的距离为5 10mm。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以垂直于底板(8)所在平面做A-A截面,则A-A截面为一上底长,下底短的梯形,参看图(2)。原先的上料机的进料口,其A-A截面则参看图(3)。在本技术一个较优实施例中,侧挡板(4)与底板(8)所在的平面所呈夹角α为钝角,参看图(2)。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更小径材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原有的进料口后挡板为一整体,本技术对后挡板进行了改进,将后挡板分成两部分,下部后挡板设计为活动式,且与链条接触位置设置了对应的缺口,便于链条的输送运动,减小了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可以充分利用枝桠材,减少对原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I为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造后的进料口的A-A截图;图3为未经改造的进料口的A-A截图。其中I、挡板,2、链条,3、挡板连接处,4、侧挡板,5、下部后挡板,6、铰链,7、后·挡板,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是由挡板I、链条2、底板8、挡板连接处3、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和后挡板7组成,挡板I位于底板8的两侧,链条2位于所述的底板8之上,挡板连接处3用以连接挡板I和侧挡板4且为平滑过渡,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当原料抓车抓取木材投放入进料口,请参看图(I),原料由侧挡板4和后挡板7的空间限制自动下沉到进料口内,由链条2拉动运输;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因挡板连接处3的平滑过渡,可以防止木料的卡死,顺利拉到挡板I位置处;由于较小径材的存在,为防止小径材掉落在链条尾部,在尾部设计活动的下部后挡板5和后挡板7以若干铰链6连接,下部后挡板5的缺口与链条2的形状相对应,链条2与活动后挡板5之间的距离为5 10mm,挡板I与底板8之间的间隙为5 10mm,保证链条2的正常活动,同时,若有杂质堵塞挡板I与下部后挡板5的间隙,在链条2的拉动之下,下部后挡板5自动转动,将间隙内的杂质排出,保证链条2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由挡板(I)、链条(2)、底板(8)、挡板连接处(3)、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和后挡板(7)组成,所述的挡板(I)位于底板(8)的两侧,所述的链条(2)位于所述的底板(8)之上,所述的挡板连接处(3)用以连接挡板(I)和侧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2)与所述活动后挡板(5)的距离为5 10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6)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后挡板(5)与链条(2)接触位置设有对应形状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I)与底板(8)的距离为5 10mm。6.根据权利要求I飞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底板(8)所在平面做A-A截面,所述进料口的A-A截面为一上底长,下底短的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I飞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挡板(4)与底板(8)所在的平面所呈夹角α为钝角。专利摘要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由挡板1,链条2,挡板连接处3,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后挡板7组成,所述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原有的进料口后挡板为一整体,本技术对后挡板进行了改进,将后挡板分成两部分,下部后挡板5设计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以铰链6连接,且下部后挡板5与链条2接触位置设置了对应的缺口,便于链条的输送运动,减小了后挡板与链条输送带之间的空隙。文档编号B65G47/16GK202717326SQ20122034653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夏平勇, 邱洪湘, 吴英才 申请人:大亚木业(肇庆)有限公司, 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由挡板(1)、链条(2)、底板(8)、挡板连接处(3)、侧挡板(4)、下部后挡板(5)、铰链(6)和后挡板(7)组成,所述的挡板(1)位于底板(8)的两侧,所述的链条(2)位于所述的底板(8)之上,所述的挡板连接处(3)用以连接挡板(1)和侧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后挡板(5)为活动式,与后挡板(7)用铰链(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2)与所述活动后挡板(5)的距离为5~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6)的数量为不少于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后挡板(5)与链条(2)接触位置设有对应形状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与底板(8)的距离为5~10m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底板(8)所在平面做A?A截面,所述进料口的A?A截面为一上底长,下底短的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上料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挡板(4)与底板(8)所在的平面所呈夹角α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勇邱洪湘吴英才
申请(专利权)人:大亚木业肇庆有限公司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