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浇口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铁水注入平稳,浇注速度快,并提高铸件质量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注时铁水易出现紊流和飞溅,不仅浇注速度慢,而且铸件易形成渣孔和气孔,从而降低铸件质量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浇口杯的杯体,在杯体的底部设有出流孔,所述杯体的容纳腔为方柱形,且方柱形的容纳腔中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浇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铁水注入平稳,浇注速度快,并提高铸件质量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铸造浇口一般为正锥体或斜锥体形状,浇注时铁水易出现紊流和飞溅,不仅浇注速度慢,而且浇注过程中残渣和空气会随着铁水进入铸型内并形成铸件的渣孔和气孔,从而降低了铸件的质量。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扇形坡面缓冲浇口杯(CN101791694A),包括浇口杯杯 体,浇口杯杯体上设有扇形的熔液池,熔液池的底面为坡面,且底面的最高处位于熔液池的大直径端,最低处位于熔液池的小直径端,熔液池的小直径处设有垂直向下贯通的直浇口。此结构中的浇口即为斜锥体形状,因此同样存在浇注时铁水易出现紊流和飞溅,不仅浇注速度慢,而且浇注过程中残渣和空气会随着铁水进入铸型内并形成铸件的渣孔和气孔,从而降低了铸件的质量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铁水注入平稳,浇注速度快,并提高铸件质量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注时铁水易出现紊流和飞溅,不仅浇注速度慢,而且铸件易形成渣孔和气孔,从而降低铸件质量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包括浇口杯的杯体,在杯体的底部设有出流孔,所述杯体的容纳腔为方柱形,且方柱形的容纳腔中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浇口杯的杯口的前半部分设计成半圆形,后半部分设计成方形,并以出流孔为中心,杯体的容纳腔呈不对称的漏斗状,浇注时,铁水在漏斗中前半部分的斜坡上有序的流动至杯底,再顺沿出流孔进入铸型内,由于有后半部分直壁的阻挡,使铁水顺势平稳进入出流孔内,不仅浇注速度快,而且铁水在浇口杯内不会出现紊流和飞溅,即不会出现残渣和空气会随着铁水进入铸型内并形成铸件的渣孔和气孔的现象,提高了铸件的质量。作为优选,所述锥面形注入口两侧的容纳腔侧壁为斜面,其与锥面形注入口光滑过渡,且锥面形注入口的底端及锥面形注入口两侧的容纳腔侧壁底端分别延伸至出流孔。锥面形注入口两侧的容纳腔侧壁为斜面并与锥面形注入口光滑过渡时,确保铁水流动平稳,并顺势直接进入出流孔,避免铁水与容纳腔侧壁及杯底发生碰撞而导致紊流和飞溅。作为优选,所述出流孔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中心轴的距离为出流孔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相对的容纳腔侧壁的距离的I. 5倍至2. 5倍。浇口杯对应于锥面形注入口的前半部分为向外延伸的半圆形时,使铁水向下流动的坡度减小,确保铁水平稳进入出流孔。作为优选,与所述锥面形注入口相对的容纳腔侧壁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面,且斜面的倾角为3°至5°。斜面易于浇口杯成型加工。作为优选,所述出流孔的中心轴位于锥面形注入口的中心面上。出流孔与锥面形注入口中心面共面时,确保铁水直入出流孔,避免铁水与侧壁发生碰撞而引发紊流和飞溅。因此,本技术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具有下述优点浇口杯的杯口的前半部分为大半圆形,后半部分为方形,使杯体的容纳腔呈不对称的漏斗状,出流孔位于靠近直壁侧的杯底中部,浇注时铁水沿漏斗中前半部分的斜坡有序流动至杯底,再顺沿出流孔进入铸型内,由于有后半部分的直壁阻挡,使铁水顺势平稳进入出流孔内,不仅浇注速度快,而且铁水在浇口杯内不会出现紊流和飞溅,即不会出现残渣和空气会随着铁水进入铸型内并形成铸件的渣孔和气孔的现象,提高了铸件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包括浇口杯的杯体1,杯体I的容纳腔3为方柱形,在杯体I底部的中间开有一个圆形的出流孔2,如图2所示,方柱形的容纳腔3中的一个侧壁在杯口处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 4,与锥面形注入口 4相对的容纳腔3侧壁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面,此斜面的倾角为4°,锥面形注入口 4两侧对应的容纳腔3侧壁为弧形斜面,弧形斜面与锥面形注入口 4的壁面呈光滑过渡,且两斜面底端及锥面形注入口 4的底端分别延伸至出流孔2,且出流孔2的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 4中心轴的距离为出流孔2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 4相对的容纳腔3侧壁的距离的2倍,且出流孔2的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 4的中心面共面。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包括浇口杯的杯体(1),在杯体(I)的底部设有出流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的容纳腔(3)为方柱形,且方柱形的容纳腔(3)中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形注入口(4)两侧的容纳腔(3)侧壁为斜面,其与锥面形注入口(4)光滑过渡,且锥面形注入口(4)的底端及锥面形注入口(4)两侧的容纳腔(3 )侧壁底端分别延伸至出流孔(2)。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孔(2)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4)中心轴的距离为出流孔(2)中心轴与锥面形注入口(4)相对的容纳腔(3)侧壁的距离的I. 5倍至2. 5倍。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锥面形注入口(4)相对的容纳腔(3)侧壁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面,且斜面的倾角为3°至5°。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孔(2)的中心轴位于锥面形注入口(4)的中心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浇口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铁水注入平稳,浇注速度快,并提高铸件质量的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注时铁水易出现紊流和飞溅,不仅浇注速度慢,而且铸件易形成渣孔和气孔,从而降低铸件质量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浇口杯的杯体,在杯体的底部设有出流孔,所述杯体的容纳腔为方柱形,且方柱形的容纳腔中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文档编号B22C9/08GK202715775SQ20122040472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孙袁 申请人:桐乡合德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漏斗式浇口杯,包括浇口杯的杯体(1),在杯体(1)的底部设有出流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容纳腔(3)为方柱形,且方柱形的容纳腔(3)中的一个侧壁向外延伸后形成锥面形注入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袁,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合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