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63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冒口。具体说,是用来浇铸工件的浇冒口。它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由呈横向布置的管状体和管状体侧壁上的锥形漏斗组成,与锥形漏斗相对的管状体侧壁上有出口。所述锥形漏斗呈上大下小状布置,且锥形漏斗与管状体的内腔连通。其特点是所述管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这种浇冒口,重量轻,可节省钢液,降低铸造成本,提高铸件的工艺出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工装。具体说,是用来浇铸工件的浇冒口,尤其适用于精密铸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精密铸造领域,浇铸工件时使用的浇冒口,都是传统浇冒口。见图I和图2,这种传统浇冒口,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由呈横向布置的管状体和管状体侧壁上的锥形漏斗组成,与锥形漏斗相对的管状体侧壁上有出口。所述锥形漏斗呈上大下小状布置,且锥形漏斗与管状体的内腔连通。其中的管状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由于冒口本体的管状体横截面为正方形,其四角的纵向较厚,使得其重量较重,需要的钢液较多,使得铸造成本较高。而且铸件的工艺出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浇冒口。这种浇冒口,相比矩形冒口而言,重量轻,可节省钢液,降低铸造成本,提高铸件的工艺出品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浇冒口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由呈横向布置的管状体和管状体侧壁上的锥形漏斗组成,与锥形漏斗相对的管状体侧壁上有出口。所述锥形漏斗呈上大下小状布置,且锥形漏斗与管状体的内腔连通。其特点是所述管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冒口本体的管状体横截面为圆形,而圆形管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冒口,包括冒口本体;所述冒口本体由呈横向布置的管状体(2)和管状体(2)侧壁上的锥形漏斗(1)组成,与锥形漏斗(1)相对的管状体(2)侧壁上有出口;所述锥形漏斗(1)呈上大下小状布置,且锥形漏斗(1)与管状体(2)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2)的横截面为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环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